26年前,台灣進行了一場沒有法律效力的公投

編按:這場公投當年就是由環保聯盟所發起的!

感謝《新新聞》雜誌於2020年5月21日又重新刊登這篇文章!原始文章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2659513

五月二十二日傍晚,公民投票結果從面積不到一百平方公里的貢寮鄉各個村落傳出來時,不待統計,其實就已經注定了核四未來多舛的命運。選票上只有「同意」和「不同意」兩種選擇的選舉,在台灣未曾有過,這場全國矚目的選舉,帶給當地居民的喜悅並不在於誰輸誰贏,因為答案早就相當明顯,但是在一○一○七人的公民投票數之中,有五八九八位、接近六成的貢寮鄉民參加了這次投票。

(閱讀全文…)

台灣NGO共同連署聲明:反對福島核污水排入海(No Radioactive Water, Save Our Ocean)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福島第一核電場事故至今已屆滿九年,核災發生當時造成的輻射外洩,引發鄰近多國對輻射危害的擔憂。然而九年後的今日,日本政府卻因成本考量,計畫將輻射污水排入太平洋,此舉將導致東亞諸國再次面臨輻射威脅。

(閱讀全文…)

環團赴日台交流協會陳情 反對福島核污水入海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3日電)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團體今天赴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陳情,提交意見書,反對福島核污水入海;他們希望日本政府聽取反對意見,採取其他處理方案。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團體今天上午赴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門口前,召開「台灣NGO反對福島核污水入海」記者會,並遞交意見書。

(閱讀全文…)

2020第四屆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開始報名!

為落實非核家園、推動小水力發電產業發展、培育相關人才,並促進農村發展與社區居民對水環境、水資源之興趣與關懷,2020「第四屆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將擴大舉辦,增加書審入圍的講習活動,並於決賽時舉辦東部水力發電廠參觀與導覽,活動越來越豐富,期待能逐年拓展台灣小水力發電的普及性。以下是活動的主要訊息,歡迎各界協助宣傳,更歡迎各級學校踴躍組隊參賽! 下載報名簡章請按此

(閱讀全文…)

車諾堡核災34週年之聲明——記取核災殷鑒、堅持非核家園

於1986年4月26日在蘇聯的車諾比(Chernobyl, 現在當地屬烏克蘭共和國),發生了舉世歷來最嚴重的核電廠爆炸事件,今年為核災變34年週年。今年四月初於車諾比核電廠附近,發生了森林大火。近年,甚至時興到這個核災時被廢棄的、類如鬼城的普里比亞特(Pripyat)觀光。目前仍有4000多平方公里被劃為輻射污染禁制區。核災爆炸直接造成31死亡,上百萬人暴露在過量輻射中,核輻射直接間接造...

救生命、救生計、救維生體系:以全民抗疫來紀念地球日50週年!

文/ 陳炳煌(環盟學術委員 金秋地球日倡議人)

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

    早期石器時代的人類賴以存活的生計是採集野生植物的果實根莖和狩獵野生動物為主,支撐人類社會的維生體系是大自然的荒野生態系。從採集狩獵進化到畜牧農業,是人類文明劃時代的大躍升。從農牧社會再進化到以工商服務業為主的現代社會又是一次大躍升。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前校長田長霖博士曾經以「文明西進論」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分享他的觀察:近現代文明大躍升發生在中世紀黑死病,外族入侵黑暗時期之後的歐洲,包括500年前的宗教改革及之後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這一波波的創新文明又經由大航海時代推展到世界各地。此一由科技與經濟驅動的近現代文明包括工業化、都市化和全球化,逐漸成為全球各地競相採用的國家和地方治理模式,看起來會帶給人類無限的希望,卻也暗藏危機。

(閱讀全文…)

地球50日周年 讓台灣成為地球生態的祝福

劉烱錫/學術委員、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兼友善環境農漁中心主任

身為台灣人,政府提前防疫,國人謹慎配合,武漢肺炎未蔓延各地,慶幸之餘,還能輸送口罩等醫療資源給各國,儼然成為全人類的祝福,真是與有榮焉!多數國家因疫情蔓延而被迫封城、鎖國、停工、停課、停飛,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等污染源的排放,反而給病危的地球生態體系喘息修復的機會。值此地球日50周年,呼籲國人繼防疫有成之後,提升綠能、有機耕作、資源回收之比率,減少二氧化碳等污染源的排放,讓台灣更進一步成為地球生態的祝福。

(閱讀全文…)

在戰疫烽火中,紀念地球日50週年──值地球日五十週年及武漢肺炎疫情肆虐我們的省思及環境永續之呼籲

疫情下的省思
本年的4月22日,值地球日五十週年(註),這次武漢肺炎疫情已使全球185國家240多萬人感染確診,及達17多萬人死亡,因此高傳染性、嚴重病狀的疫疾死亡,家人親友的傷痛誰來撫慰療癒?幾十億人禁足、驚恐,全球性經濟停頓。
值此全球性、歷史性劫難事件,更是一個反思的機會。台彎雖是(暫時、階段性的)防疫工作尚為成功,但完全「沒有本錢」沾沾自喜或自傲,我們有太多的環境問題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