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前瞻基礎建設應有永續考量
對新政府正研擬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規劃於三至八年投入上兆元經費,推動大公共建設投資,進行所謂「拼經濟」的工作。在此規劃階段,我們呼籲前瞻基礎建設應有永續考量,應以促進永續為軸心、為價值,應採行以下原則:
- 建設計畫應依循永續發展的原則予以考量、規劃,
- 規劃過程應納入民眾參與,並充分公開資訊,
- 勿僅重視硬體建設,應強化軟體及文化智慧之融入。
考量台灣的環境現況及台灣的永續發展,我們於此再呼籲、提醒、建議如下,
對新政府正研擬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規劃於三至八年投入上兆元經費,推動大公共建設投資,進行所謂「拼經濟」的工作。在此規劃階段,我們呼籲前瞻基礎建設應有永續考量,應以促進永續為軸心、為價值,應採行以下原則:
考量台灣的環境現況及台灣的永續發展,我們於此再呼籲、提醒、建議如下,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郭城孟理事長:生態旅遊是心態的改變
先從東南亞談起,今年要推動國際螢火蟲的年會,也邀請了亞洲的團體來台灣一起舉辦。而大家可能不知道,台大植物標本館是跟台大一起成立的,當時因為日本要做東南亞的植物調查,台灣是最早做婆羅洲跟海南島生態研究的地方,台灣其實很有潛力做東南亞的研究。1990年的時候,就建議學校應該要招收東南亞的研究生,可惜當時沒有做。
新政府未來預計投入2千5百億,進行水環境建設,其中保育團體憂心大量的河川景觀營造計畫,只著重於水泥工程,反而更加危及台灣河川中原生生態。台灣環保聯盟陳秉亨秘書長、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粘麗玉主任、台灣生態學會理事林笈克、台中市原鄉協會總幹事江慶洲、靜宜大學生態系助理教授陳德治,與立法院永續會會長陳曼麗委員召開記者會。呼籲水環境工程應首重視復育生態,莫水泥化扼殺河川生命力。
焦點事件記者 侯百千報導
「NONUKE」裝置至於凱道(攝影:侯百千)。
一年一度的廢核遊行今日(3/11)於台北、高雄、台東同步舉辦,主題鎖定在「低碳綠能」、「核廢處置」,反核團體及聲援民眾組成上千人遊行隊伍,行經228公園、西門町,最後返回凱道;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指出,新政府承諾2025全面廢核,距今僅剩8年,但核電廠除役、核廢料處置、再生能源推動等問題進度都不及格,要求政府提出具體規劃與時程表,不要一拖再拖,僅將「非核家園」當選舉口號。
環境資訊中心 2017年3月1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巨型「NO NUKE」字體出現在凱道,遊行隊伍以鍋碗瓢盆敲打聲響高喊「非核低碳、永續能源」。雖然反核政策已確定,但「2025非核家園」轉眼只剩下8年時間,蔡英文政府要如何落實再生能源推動、核電廠除役、核廢料問題,仍受社會關注。週六11日在福島核災6週年,全台北中東同步舉行了3場反核遊行。
2017年反核遊行,台北場約有2千民眾參與。賴品瑀拍攝。
訴求「非核低碳、永續能源」,此次遊行強調現在正是能源轉型的時刻,公民仍須關注政府的作為。這也是蔡政府上任後,首次遭遇反核遊行,這10個月來的作為,也遭到民間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