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縣市政府環保施政評量
2018年度2017年縣市政府環保施政評量摘要
(20180919修正版)
(針對「環保團體二十項共同訴求」之施政評量及觀察報告)
主辦: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6年評量報告,刊登於天下雜誌2016年9月14號606期P.122
少對傳統石化及核能的依賴,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打造非核家園。
2018年度2017年縣市政府環保施政評量摘要
(20180919修正版)
(針對「環保團體二十項共同訴求」之施政評量及觀察報告)
主辦: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6年評量報告,刊登於天下雜誌2016年9月14號606期P.122
作者:學術委員會召集人 吳明全 2018年8月31日
編輯:吳冠廷
台灣第一大用電大戶
2018年5月8日總會志工餐會上,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會能源組在經過半年的蒐集分析資料後,首次進行台灣離岸風電需求與現況的報告。會後劉志堅會長和廖彬良副會長表示對此議題的重視,學術委員會於是在6月13日中餐會報中再度擴展內容到百頁投影片,進行台灣用電需求、再生能源取代核能與空污的報告,會後大家都同意台積電已經遠遠拋開過去最大用電戶鋼鐵業而成為台灣第一大用電大戶是一件重要的議題,所以責成學術委員會準備更多資料因應。之後7月3日學術委員會召開會議並由學術委員─也是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教授演講台灣能源轉型的政策願景及挑戰,並由學術委員會召集人吳明全以之前學委會中餐會報百頁簡報進行與談,會後更確定台灣環保聯盟必須與台積電接觸討論此議題,後續責成秘書處開始和台積電接洽拜訪事宜。
非核低碳 才是能源轉型
以馬前總統作為代言人的擁核公投「以核養綠」,今日已達到連署門檻送至中選會,想要趕在十一月大選一併公投,但事實上公投主文並無一字支持綠能,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記者會表示將正面以對,希望在大眾重新聚焦能源政策的同時,能釐清近來關於能源政策的誤解與流言,其中尤其馬前總統公開倡議未來增加燃煤比例,號稱「以核養綠」,實係「以核擋綠」,支持核電還加碼贈送燃煤,並沒有因此減少空污,令人錯愕不已,是證明「核煤一家親」的證明。
數周前,工總發表了白皮書對政府建言,然而其建議大有謬誤;與此同時,工總理事長王文淵批評台灣太髒不適合發展觀光,「弄髒台灣,再罵台灣」。
因此,我們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共同在八月十五日共同發表記者會駁斥謬論,以正台灣國家、人民、自然的永續未來。
越大的企業,越該對社會負責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表示,企業有對國家社會的責任,越大的企業要承擔越大的責任,非常遺憾整個白皮書沒有企業社會責任這六個字。企業應該呼應氣候變化,應對全球暖化,但白皮書裡減碳主題的內容僅是著眼於擺脫責任、減少經費付出。
台灣十大排碳企業依序為台塑化、中鋼、台化、中龍、台塑、中油、台積電、南亞塑膠、亞泥、台泥,共排碳一億噸,占全國總排碳量37%,他們有極大的急速減碳責任。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聲明稿】20180817
──會長.劉志堅──
是誰弄髒台灣?—反擊王文淵主導的工總白皮書
七月底,全國工業總會發表由新任理事長王文淵主導的《2018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政府政策的建言》,全文165頁,針對九個面向提出建言,計110個議題、231則建議。其中的序言及第三章第一、二、三節分別是產業政策、能源政策、環境及安全衛生政策的主張,約占全部議題的一半比重,加上近日反對調漲電價,及「把核電做為供電選項之一」、「工業大戶不應強制節電」等等的說法,均讓我們深不以為然。
王文淵擔任工總理事長,為工業界龍頭,卻謂「台灣太髒了,不適宜發展觀光」,但台灣的「髒」,台灣的污染排放,豈不是這些工業污染大戶最應負起責任?
高成炎(台大資訊所教授、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這兩星期有很多與反對燃煤空污相關的新聞,包括2月19日台中、
橢圓型紅色虛線為岩漿庫投影位置,紫色方塊為核能電廠位置,岩漿
高成炎、台大資訉系教授、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在12月5日的自由時報上面,
我們先談風力發電,尤其是海上風機。
高成炎 台大資訊所教授 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在日本京都大學的網站上面,我們看到11月10日發布的一個消息 (Successful demonstration of the world's first New Geothermal Power … http://www.kyoto-u.ac.jp/en/research/events_news/department/kougaku/news/2016/161021_1.html)。這個消息是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工學院Takehiko Yokomine教授,與日本新能源公司 (J-NEC, Japan New Energy Corporation) 合作,10月21日在九州大分縣成功測試了深達1450公尺的地熱井的單管取熱技術的消息。 內容摘要如下:
“使用地表水源注入系統中並循環使用,而非使用地下溫泉水,能夠解決結垢問題和免於設置回注井,上述兩個問題一直是過往地熱能源發電上的困擾。閉迴路循環系統的中心是一個雙管式熱交換器,埋入地下深度1450公尺。水從地表注入外管後通過地熱加熱達到高溫,再由內管抽取高溫液態水,一旦液態水再次循環至地表將因解壓而轉變成蒸汽,即能推動蒸氣渦輪機並發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