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之公投案理由書主張「非核 減煤 愛藻礁」
近來,三接天然氣接收站之公投案,在社會引起論戰及簽署的熱潮。該案雖然還在連署簽署階段,但我們不宜以此案成立否,為終結或決勝負之論。有論者已提出一些觀點或意見,即使支持珍愛藻礁公投,也應顧及綠能政策,如節電、減碳及能源轉型之推動,及穩定供電之前提;「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老師在理由書,也是支持「非核減煤」、關切氣候變遷政策及國防安全等。
所有簽署三接護藻礁公投案的朋友們,都應有所體認–「非核 減煤 愛藻礁」。以下有些觀點、方案,以解此困惑,試論如下。
- 經濟部所提理由之一是,若替代方案是改代台北港,施工期要拖延11年,這或許是自綁手腳。一個整體的能源方案或許是規劃30年為期不等,故台北港及其他折衷、應急方案、加強方案、多元方案,仍是可能的,可併行的,或即使稍些延遲,也不妨。
- 目前藻礁的狀態,施工對其影響,其程度如何,是否施工期數年間可撐得住?是否可回復?(回復此議題,有待專家們的意見、建議;也有待進一步的監測、觀察及研究。)
- 擔心電能不足,要重啟核電。對此,應是一個大原則的抉擇,是非核、重啟?再論如下各節。
應朝「能源轉型 以綠廢核」
在廣大公民參與下,經濟部於2020年11月發布「能源轉型白皮書」 (詳參energywhitepaper.tw),因該白皮書只規劃到2025年(,距今為未來5年),我們認為,政府當今的政策,就是「能源轉型 以綠廢核」這條路。
由現實執行面來看,廢核,需有一個過渡階段,這個「綠」,就是發展綠能或再生能源。只有發展了充份的、可再生的、可替代的綠電–可被「RE100」綠色產業供應鏈接受認可的綠電,才是永續台灣之路。核電(、褐電、髒電)是不被綠色產業供應鏈接受認可的,在充份的綠電取待核電,以及採取諸如節約能源、提升能源效率、發電效率,需求管理(以降低尖峰需求),建置智慧電網等等作為、措施,才是正路,核電則如期除役(至2025完全非核)。政府規劃的能源轉型,至少有20個重點推動方案,政府部們(正研擬的減碳路徑)將提出50項減碳作為,全民齊心努力推動執行,讓台灣走向永續之路。
比爾蓋茲所提第四代核電廠,仍在研究階段,且涉國際戰略對抗
大約與此同時的熱聞,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要出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這是一個熱門話題。就如同先前的美國高爾副總統所積極呼籲的、巴黎協定所要求的氣候變遷危機要求急速減碳一般,為世界所重視、引起迴響。但比爾蓋茲的意見甚有爭論,要說清楚。他主張使用核電來減碳或達成零碳排,謂最新第四代反應爐技術,因沒有高壓作用的問題,說最新核能技術很安全。回顧他的一些進展狀況,大概是,比爾蓋茲於2006年設立了TerraPower核電公司,研究建立所稱的「行進波反應爐 (travelling wave reactor)」,宣布要在美國建核電廠,但並沒有,反而在2015年與中國核工業集團簽約,計畫在北京設廠,然因中美貿易戰而中斷。由此來看,這種核電廠尚在研究階段,且充滿著政治性。又比爾蓋茲也提出商轉船舶核能化,研究反應爐小型化、熔融鹽反應堆技術等。聽說中國對這些技術頗有興趣。(亦有資料說,中核與蓋資核電合作案已喊卡)。
比爾蓋茲挺新一代核能技術,這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但,若比爾蓋茲協助中國致力核能研究,協助讓中國–一個極權共產國家,成為世界第一核電強國,以國際上中美處於戰略對抗,這就不是一件簡單、單純的事情。我們要謹慎,認識清處。
氣候危機靠核電,是飲鴆止渴?
在歐盟的「綠色政綱」,提醒對減碳的急迫性及各種作法、協力義務,沒有特別排除核能,是有其現實、背景的因素。就像是以今天我們台灣的核二、核三仍在運轉,但依「非核家園政策」計畫於2025年前完全關閉、除役,而在今天並沒即時關閉,這自是有一個過渡階段、緩衝過程。當全球的能源趨勢是朝向逐漸減核、非核,各國有各國的作法、時程,以符合其利益,是可理解。但我們不可以此為正確的作法。
要認知台灣的現實條件
反觀台灣,更要認知台灣的現實考量,及採取「能源轉型 以綠廢核」之策,自是有最大利益、及最好的利基位置。
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產生綠電,客觀上,有甚為有利、優異的條件,台灣的風能資源是全球排前幾名的(全球最優前20處離岸風場,台灣佔了16處),太陽能資源是普遍的良好。還有地熱、生質能、海洋能,都有待開發、發展,我們已在特定地址以水力形成抽續發電系統,如明潭(既有)、德基水庫(規劃興建)等方式,以穩定電網中因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或時間週期性變化;再者,尚可持續開發地熱田,做為穩定、持續、便宜的基載,以取代核電廠電能,都是很好的可行策略、替代方案,這些都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綠電)擁有的天然優異條件。
使用核電在台灣,相對的極端劣勢及危機,1.台灣(幾乎)沒有偏遠廣大之地、或適合地質條件之處置場址,以興建儲放處置用過的核廢料,2.台灣多火山地區、地震、近海,核電廠頗受火山、地震、海嘯的威脅,隨時處於危機中,3. 台灣地小、人口稠密,沒有疏散之餘地,萬一發生核災變,只有滅島滅國了。擁核人士、擁核政黨亟思要使用、甚至要發展核電,要認知:台灣沒有使用核電的客觀、現實條件。即使它們願意把核廢料每人一罐放在自家廚房,但我們沒興趣陪這些人遊戲起舞!
已訂定及公告「能源轉型白皮書」
在廣大公民參與下,經濟部於2020年11月發布「能源轉型白皮書」 (詳參energywhitepaper.tw),這個「全民參與」過程、歷經13個月的討論及撰擬。在全民參與下穩建的推動能源轉型,是很有意義及重要的。該「白皮書」的研擬,含括了「能源發展綱領」(2017年4月修正),並由民間、學者、能源專業部門共同參與討論、研擬。
由其內容觀之,已含括發展再生能源、改善空污、降低排碳,帶動國內綠能產業,滿足能源需求等,也期在改變能源結構,冀於2025年達成:燃氣(50%)、燃煤(27%)、綠能(再生能源)20%、其它3%,的發電燃料結構。基本上這是我國能源發展上位計畫,我們–含政府相關部門,應好好遵循,依此推動,政府部門需每年提出執行報告;白皮書中提出20項重點推動方案,包括擴大天然氣供應接收站、推動智慧電網、工業節能等等。但我們詳細審視,也似有不足,因該白皮書只規劃到2025年(,距今為未來5年),似成了一個短中期或過渡階段的計畫,應儘速進行一更長程(如至2050年)的規劃。
我國政府的能源政策,已訂定及公告「能源轉型白皮書」,各種政策、各項措施、計畫,基植於此,我們就是要朝「能源轉型 以綠廢核」,以創建更永續的台灣未來。Yes, we can do it.
註:本文曾投書於2021年 3月4日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