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邀] 2017核廢講座:正視高階核廢的危機

根據原能會的統計,到今年四月為止,台灣三座核電廠使用過的燃料棒已經高達17,823束,其中核一廠、核二廠都面臨用過燃料池內的燃料棒密度過高,不僅無法容納下一波退出的燃料棒,也提高了核災發生的風險。 為什麼新北市政府以水土保持理由卡住台電提出的核一廠用過燃料棒乾貯計畫?核一廠附近居民抗爭的理由是甚麼?台灣這些高階核廢應該如何處理?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與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特別邀請國際著名的核子物理學家馮希...

[敬邀] 20170812-0818 國際環保事務人才培訓營

環境問題跨越國界,如空氣污染物長程傳輸、有害廢棄物跨境輸送、臭氧層破壞、氣候變遷、海洋污染與資源耗竭、生物多樣性降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危及全體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聯合國於1972年舉辦「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呼籲世人採取行動保護環境;其後又提出「永續發展」的理念,呼籲各國政府遵循。國際上也制定許多環保公約,如「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台灣作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實須遵行國際公約規範。

(閱讀全文…)

經濟要永續 學者:環保不可拋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祕書長陳秉亨說,經濟與環保不衝突,地球資源有限,人類要朝向永續發展的經濟努力。(綠色公民行動聯盟fb提供)

文/記者徐翠玲

北部雖然空品較優,但核一、核二用過燃料棒冷卻池爆滿,核廢料無處去;中南部長年受中火、台塑六輕、高雄工業區空汙所苦,核三、蘭嶼也面臨核廢料問題。台灣經濟開發伴隨著環境破壞後遺症,賺錢與擁有好生活品質難以兼顧?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杜文苓表示,環保與經濟不該放在兩端,然後求取 平衡,破壞環境、公共資源,雖然能得到短期暴利,卻帶來更長久的傷害,維持好環境,資源可取之源源不絕。然而,我國現在的投資都比較短視近利。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