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祕書長陳秉亨說,經濟與環保不衝突,地球資源有限,人類要朝向永續發展的經濟努力。(綠色公民行動聯盟fb提供)
文/記者徐翠玲
北部雖然空品較優,但核一、核二用過燃料棒冷卻池爆滿,核廢料無處去;中南部長年受中火、台塑六輕、高雄工業區空汙所苦,核三、蘭嶼也面臨核廢料問題。台灣經濟開發伴隨著環境破壞後遺症,賺錢與擁有好生活品質難以兼顧?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杜文苓表示,環保與經濟不該放在兩端,然後求取 平衡,破壞環境、公共資源,雖然能得到短期暴利,卻帶來更長久的傷害,維持好環境,資源可取之源源不絕。然而,我國現在的投資都比較短視近利。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祕書長陳秉亨說,經濟與環保不衝突。經濟可區分為殺雞取卵式或永續發展經濟,地球資源有限,人類當然要朝向永續發展的經濟努力,永續發展經濟跟環保其實是一樣的,歐美比較先進的國家,環保做的很好,經濟也做的很好。顯然地把汙染物解決、把環境汙染減輕,環保是很大商機,包含再生能源也是很大的商機,思維停留在古代、很老的經濟發展想法,才會認為環保與經濟衝突;高耗能產業雖然比其他產業消耗較多能源,但產業內部若能進行改革,還是有很多進步空間。
高耗能產業 需趕上21世紀觀念
台塑六輕使用集集攔河堰的水每天30萬噸,環球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研究所長張子見指出,如果冷卻水部分冷凝回收可省10~12萬噸水;台灣環保聯盟會長劉俊秀表示,對台塑來說這就是投資,看似會提高生產成本,但有時經過生產程序改良,不僅省下水費,還可能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多利潤,形象也跟著變好。企業主的觀念不能停留在20世紀中葉以後的生產概念,現在是21世紀,應該遵循新的想法。
劉俊秀指出,台塑反正就是民間偶而抗議,加上政府也不管,就繼續因循這種做法。台塑欠缺永續的想法,只顧賺錢並沒想到後果,將來如果社會壓力夠大時,台塑才想要做改變,屆時形象已經損失,加上瞬間必須投資大筆金錢,台塑也會受不了,如果現在能逐漸跟著社會想法做改變,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
至於六輕汙染造成許厝國小學童遷校爭議,劉俊秀表示,蓋許厝分校基本上就是錯誤政策,但對許厝當地居民來說,小孩上學方便,許厝遷校真正的重點是怎麼改善六輕本身的汙染源;雲林縣政府提出六輕不要燒生煤,但一直沒辦法做到,如果六輕先不燒生煤,再來改善集塵等防汙染措施,就可讓周圍的環境變的比現在更好,周遭居民也會覺得台塑有誠意;一直爭吵遷校或不遷校,其實是末端問題,源頭是六輕本身的汙染要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