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之旅」九問
馬總統與政府要員們這兩天進行「能源之旅」,雖然行程中點綴一些再生能源景點,可是夜宿核三參觀核四,很清楚顯示馬政府「能源」重點只有「電」,而且是狹隘地「核電」。
今年初學者調查報告指出恆春斷層應通過核三廠區內,長度可能達50公里,並非台電所說長約23公里,距核三廠約1公里。 核四: 除了外海許多活火山外,可能就建在枋腳斷層上。
既然馬總統如此關心核電,實地參觀,應該對緊急狀況的準備有些瞭解,請問:
1. 核電廠耐震度夠嗎?日本東電的柏崎刈羽核電廠耐震係數早已0.6g,2007年7月一個6.6級地震就將7座機組全震壞; 如果今日(6/2)發生在南投芮氏6.3級地震發生在參觀核三或核四時發生,臺灣核三核四防震係數僅0.4g,請問是繼續原訂行程,或立即疏散?若疏散,如何進行? (閱讀全文…)
十萬連署 衝破鳥籠公投
5月19日終結核電大遊行後,主辦單位「台灣反核行動聯盟」於當
堅持電價上漲的經濟部長下台
台灣反核行動聯盟及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多位反核人士於五月十六日赴行政院遞交「如何不建核電、不漲電價」的資料給行政院江宜樺院長,相關資料由國營會劉明忠執行長接受並承諾轉交。行政院秘書處並以院台經字第1020135391公文轉給經濟部。正好五月十六日當天,國民黨籍蔡正元立委在質詢經濟部張家祝部長時,亦指出中油海外投資處處長、林益世堂姐林珂如收受好處。台電公司則順勢表示台電的天然氣都由中油獨家供應,以推卸責...
【聲明稿】「對台電用過核子性燃料最終處置場址地質調查」聲明
「對台電用過核子性燃料最終處置場址地質調查」聲明 今日(5/13)報載,台電在金門、花蓮、屏東、澎湖等地進行高放射強度的用過核子燃料之最終處置場的地質調查,引起各地民眾反彈。 我們長期以來即指出,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質脆弱不穩定,沒有發展核電以及貯存核廢料的自然條件。除了核電廠運轉會帶來何能災變的危險外,高毒性的核廢料在長達三百年(低階核廢料)及數十萬年(高階核廢料)的貯存期間也將...
替台灣買保險核四公投兩案併呈
高成炎 (環保聯盟反核小組召集人、台大資訊系教授)
二O一三年四月十一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在現場完全沒有國民黨立委在場的情況下,通過由四位民進黨立委提案的「立即停止興建核能四廠」臨時提案。可惜,次日之四月十二日,由民進黨黨團及台聯黨團在院會中提案要求立即停止續建核四的提案,雖然有國民黨籍的羅淑蕾立委投下贊成票、丁守中立委棄權。最後此案依然遭國民黨黨團的封殺。在出席一百人,贊成四十六人,反對五十三人,棄權一人的情況下,民進黨的提案沒有通過。國民黨黨團則送出「你是否同意核四廠停止興建不得運轉?」的公投提案。提案人是選區內有核二廠及核四廠的李慶華立委。在立法院群賢樓外靜坐聲援民進黨的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反核團體則宣佈將連署罷免擁核立委。 (閱讀全文…)
核四難檔天災人禍
徐光蓉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六O、七O年代建核能發電設備,開始有嘗試製造核子武器的構想,也沒徵詢人民意見;威權時代興建的核一二三廠完全沒有不同的聲音,雖然預算追加近三倍,過程仍相當順利。1985年核三廠二號機組完工開始供電,突然發現裝置備載(定義:每年用電最高尖峰時,不需用到的發電設備比率)超過五成,於是由立法院王清連、王金平等55位國民黨籍立委連署緊急質詢,行政院長俞國華順應民意,首度停建核四。1986年蘇聯的車諾堡核電廠爆炸,引發民眾疑慮;九O年代初,台灣開始民主化,民眾希望對這樣的發電形式發聲,新起的民主進步黨也將非核列入黨綱,多次在立法院與街頭為此折衝;2000年民進黨執政宣布廢核四,隨後在在野黨壓力下復工,核四應否興建運轉討論也因而沉寂數年,直到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災爆發,台灣民眾再度開始關心這項爭議已久的公共議題。 (閱讀全文…)
- Go to the previous page
- 1
- ...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Go to the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