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環評不可能通過,挖井的兩億元還要花?
參加了十月一日及二日整整兩天的「2015地熱國際研討會(ICG2015)」。對於世界各地地熱發展的經驗及台灣目前的困境有更多的理解。非常感謝主辦單位及能源國家型計劃(NEP II)推動單位的辛勞。兩天下來,我有許多疑惑未解,可惜研討會沒能討論,茲整理成此文,就教於台灣的地熱學界及NEP II推動地熱主軸計畫的主事者。
在10月2日下午,有篇文章我很有興趣,是台北科技大學何恭睿博士的文章「The Conceptual Models of the Geothermal Exploration o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Lan-Yag Plain, Taiwan」,該論文分析在三星紅柴林之耕莘井及結元井以及附近民間挖井公司的岩心樣本,探討在紅柴林科技部即將挖井的井位上,若挖到地下3000公尺深時,會是雪山山脈地層或是中央山脈地層。
若是雪山山脈地層會挖到富含水層的四稜砂岩、中央山脈地層會挖到不含水的板岩層。何恭睿博士的論文分析樣本後得到結論是: 會挖到中央山脈地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