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塗發
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2015/07/05
台灣自1980年代規劃要興建核四廠時,就罹患了「缺電危機頻傳的奇症」,今年則特別嚴重!
台電在5月13日公布今年度長期負載預測規劃,強調在核電廠如期除役後,明年若林口、大林新機組無法在夏季前啟動,尖峰負載備用容量率僅剩6.6%,低於能源局宣稱的7.4%停限電紅線。若再遭逢如日前核三廠火災、核一機組大修時燃料棒把手脫落情況,恐將降到1.8%以下。在5月14日上午台電備轉容量率預估值一度降至3.38%的歷史新低,因此發出限電紅燈預警。【備用容量率= (系統規劃淨尖峰能力-系統小時尖峰負載) ÷系統小時尖峰負載×100%。其中,系統規劃淨尖峰能力= 裝置容量扣除廠用電後之最大出力,不考慮歲修、小修及故障機組容量。備轉容量率=(系統運轉淨尖峰能力-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100%。其中,系統運轉淨尖峰能力需扣除歲修、小修及故障機組容量、火力機組環保限制、輔機故障、氣溫變化、水力考慮水位、水文、灌溉及溢流等。】
6月25日,行政院長毛治國在行政院會上說,今夏備轉容量最低可能只剩下2%左右,如有任何大型機組無法運轉,將立即缺電,此現象已經不是警告,很有可能變成常態。政府規劃的新電源尚需五到十年才能實現,短期缺電已無可迴避。台電則表示,下週指考期間是供電最大挑戰,其中7月2日達限電邊緣。7月1日指考首日,果然台電「預言成真」,6部火力機組同天出狀況,備轉容量率降到2.46%,備轉容量為86萬瓩,創10年來新低,供電亮起限電警戒紅燈。出狀況的6部火力機組,包括協和電廠一號機、民營和平電廠一號機、民營台塑麥寮汽電共生C號機都破管降載或停機,興達電廠二號機變壓器異常、五號機運轉時數到期需降載定檢,大潭電廠二號機也因熱交換器故障需降載。據計算,以上6部機組出狀況,總電力供給下降近160萬瓩,相當於3部台中火力機組發電量,也相當於5%備轉容量因故障而「消失」。
如果電廠的經營管理上軌道,每部機組出狀況的機率假設為一萬(10的4次方)分之一,則同一天3部機組出狀況的機率應為一兆(10的12次方)分之一,6部機組同一天出狀況的機率應為兆兆(10的24次方)分之一,幾乎等同於零,也就是說不應該會出現這種狀況。因此,同一天高達6部機組出狀況,再加上之前中火八號機破管維修近三天,實透露了相當不尋常的訊息!
每年7、8月是台灣的用電尖峰期,6至9月是夏季高用電期(電價要比非夏季貴3成以上),1至4月與11、12月則是相對低用電期(2月的用電量僅約為7、8月的七成)。一般正常的經營管理者是不會、也不該把電廠的「歲修」安排在5至9月來進行的。然而,每逢夏季台電就恐嚇全民要限電。今年台電就安排在5、6月「歲修」大量機組!據報導,包括核二廠一號機、通霄五號機、大潭三號機、中火九號機,及南部電廠四號機等都被安排在這期間歲修。光是歲修機組裝置容量就達290萬瓩(遠高於上述出狀況的6部機組所減少的160萬瓩),佔全部裝置容量約9%;再加上出包的核電及電纜短路停機的興達電廠三號機,總停機竟達16%,比台電所稱的15%「安全備用容量率」(事實上,只要8-10%就夠了)還要高。如果這些機組的「歲修」是安排在1至4月或11、12月的相對低用電期,而不是在5、6月,怎麼會發生這次的「缺電危機」呢?!
如此不尋常的「歲修」安排,加上極為罕見的6部機組在同一天出狀況,很難不令人質疑是台電刻意操作,以製造「缺電危機」,好為爭取核電廠延役提供堅強的理由。如果說不是台電的刻意操作,那麼,會發生這樣的「缺電危機」,就表示台電經營高層的經營管理大有問題,應該下台負責。如此不尋常的「歲修」安排,加上極為罕見的6部機組在同一天出狀況,很難不令人質疑是台電刻意操作,以製造「缺電危機」,好為爭取核電廠延役提供堅強的理由。如果說不是台電的刻意操作,那麼,會發生這樣的「缺電危機」,就表示台電經營高層的經營管理大有問題,應該下台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