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不該是觀光犧牲品!專家推廣「手作步道」守護大自然

校園記者林昶志/台北報導

「步道」原本是親近自然的工具與手段,現在反而變成觀光目的,甚至還出現「天空步道」,不僅破壞自然景觀,也有可能危害環境。對此,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很無奈,直說「步道應該是對自然傷害最小的方法,結果政府竟然將步道發展到天空中。」

(閱讀全文…)

永續旅遊+東南亞環境關懷 台灣生態旅遊的展望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郭城孟理事長:生態旅遊是心態的改變

先從東南亞談起,今年要推動國際螢火蟲的年會,也邀請了亞洲的團體來台灣一起舉辦。而大家可能不知道,台大植物標本館是跟台大一起成立的,當時因為日本要做東南亞的植物調查,台灣是最早做婆羅洲跟海南島生態研究的地方,台灣其實很有潛力做東南亞的研究。1990年的時候,就建議學校應該要招收東南亞的研究生,可惜當時沒有做。

(閱讀全文…)

【2017環保茶坊】講座1 — COP22現場觀察報告

主題:COP22現場觀察報告
時間:1月19日(四)19:00~21:00
地點:台灣教授協會(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5巷15號)
與談人:劉俊秀(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徐光蓉(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楊順美(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
前言
環保聯盟與台教會這次共同舉行環保茶坊2017年第一場次,就環境議題交換意見,今天主題是COP22現場觀察報告。這次COP大會在摩洛哥舉辦,是前年《巴黎協議》簽訂後一年的會議,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俊秀教授、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徐光蓉教授、秘書長楊順美女士來為大家分享。

(閱讀全文…)

從921到206面對天災家園重建構想

陳曼麗委員:座談會的目的是看到台灣長期以來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當然會影響到家庭、家園及生命。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分享,借助謝老師從921後投入重建工作,過去曾經發生的事情,給予建議。台灣有一些災防救濟的法令,現在看起來已經不適用,必須修正。台灣人如果可以了解天災、人禍的風險,成為防災高手,不只可以避免受到災害,也可以幫助其他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