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分散供電公共工程、支撐原住民族的社經發展

作者:高成炎  台大資工教授  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今年第一號颱風、尼伯特颱風、7月8日上午5時45分在台東太麻里登陸、除帶來大量降雨之外,瞬間最高風速達17級,打破台東縣六十年紀錄。颱風中心8日下午2時30分從台南將軍出海、逐漸遠離台灣。北台灣因為不在暴風圈內、沒有風雨卻有放颱風假。南台灣則受災、尤其是台東縣、災情十分惨重。上週環評大會通過「杉原案」(台東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案),引起環保團體及原住民族大反彈、逼得行政院林全院長辦公室出面、承諾政府不會違反原住民基本法第21條,在沒有取得相關的三個原住民族同意之前,杉原案不會實質開發。只過了1週,台東受災慘重、台東停電戶達五萬戶、估計到四五天後才能恢復供電。林全院長將於9日上午前往台東勘災,希望林全院長也去都蘭灣實地了解一下。

(閱讀全文…)

與NEP2執行長討論計畫管理

作者:高成炎 台大資訊系教授    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過去3年來第二期能源國家型計劃 (NEP2) 的成果發表會我都有全程參加。因此對於其中的每一個團隊的各分項子計劃、我也都略知一二。以創新的標準來看、我認為2014年在海大王天楷教授主持的「宜蘭利澤地區深層地熱發電研究」中的第二子計畫 :「水力噴射與高能雷射技術提升鑽井速度之工法研究」的計畫 (由台大電機系楊英杰教授主持、台大應力所吳光鐘教授共同主持) ,是所有分項計劃中最有創新性且有實用性的。因為此計劃若研發成功、可以大幅降低挖地熱井的挖井成本。只可惜在2014年年底計畫成果審查時,因為海大王天楷教授主持的總計畫的經費執行率只有19%、而使得王天楷教授親自主持的子計畫一「利澤地區地質探測」、以及楊英杰教授主持的子計畫二「水力噴射與高能雷射技術提升鑽井速度之工法研究」的兩個子計畫都被刪除,從2015年起就沒有經費了。

(閱讀全文…)

放任舊官僚放火,卻不準百姓點燈,新政府改革何在 ?

文: 高成炎    台大教授

蔡英文總統出訪巴拿馬,對台灣而言算是一個很大的外交事件。 在新聞中看到長榮公司代表向蔡總統說、聴信政府的話、總是吃虧。 對這說法我目前真的是深有同感 。6月 18日在柬埔寨以電話行騙的台藉嫌疑犯、一樣被遣返到中國去。即便是蔡總統在巴拿馬訪問、在巴拿馬的官方網站上也以中國而非台灣來報導。 看來新政府上台、 對於台灣的國際困境、目前還難有突破、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內政方面、 例如桃園機場第二航廈 6月14日大雨又漏水。以及環保署6月29日的環評大會的會議結果 、就很令人不解 。

(閱讀全文…)

與NEP2執行長談地熱產業創新

文: 高成炎(台大資訊系教授、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NEP2地熱主軸研究經費80%花錯地方

過去這個月我與能源國家型計畫 (NEP2) 新上任的執行長、台大機械系楊鏡堂教授見過兩次面。當然都與NEP2地熱主軸計畫要繼續在三星紅柴林挖2800公尺的EGS地熱井有關。見面內容有些部份我已經另外寫文章發表了。如「寬待學界嚴對業界的政策可能推動地熱產業嗎 」發表於民報(2016年6月23日刋出)

(閱讀全文…)

寬待學界嚴對業界的政策可能推動地熱產業嗎

作者:高成炎 (台大資訊系教授      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為了進一步了解能源國家型計畫(NEP2)地熱井的挖井狀況,我6月17日去經濟部拜訪NEP2計畫主持人沈榮津次長。 這次拜訪同時也向沈次長表達 : 政府目前在地熱方面,對政府機關及學術界要求十分寬鬆,但對產業界卻要求十分嚴苛,是嚴重的雙重標準。行政院長林全 6月16日到 「三三會」 與企業老闆對談,聲寶董事長陳盛沺提問題時直言 : 政府談五大創新產業, 卻不講企業關心的核電、電力、兩岸關係等問題,是不務實。林全院長回答時說 : 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讓台灣產業維持競爭力。地熱發電是基載再生能源、可解決企業關心的核電與電力問題。但目前NEP2寬待學界嚴對業界的地熱發展政策,台灣地熱發電產業根本不可能發展,那來產業競爭力。

(閱讀全文…)

5億打造台灣地熱產業鏈

(作者: 高成炎      資工系教授,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李世光經濟部長5月25日的上任記者會,對於「2025非核家園」政策目標再次確定,且說還有九年可以努力,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不會造成缺電。值得像我這樣推動反核三十年的老兵的再次肯定。

(閱讀全文…)

[敬邀]達魯瑪克百分百綠能部落3+1KW公民電廠計畫暑期營隊

 位於台東縣的達魯瑪克部落具有傳統魯凱族文化、日治時代就建立的川流式水力發電廠,靠近台東大學與台東專科學校,同時有豐富的日照與水源,無疑是推動百分百綠能部落計畫的最佳場域。為實現2025年台灣成為非核家園的全民理想、達成原住民自治、產業發展與部落能源自主、並打造台灣在國際上宣傳綠能產業的最佳案例,「台灣環保聯盟」、「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及「東興社區發展協會」,於2015年開始展開一連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