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階段電業自由化是注定失敗的電業改革

王塗發     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人民用選票讓台灣進行第三次政黨輪替,讓民進黨完全執政,就是寄望府新政,能對過去八年馬政府所留下的爛攤子,進行徹底的改革,包括轉型正義、司法改革、年金改革、租稅改革、教育改革、能源改革…等。而改革一定會遇到一些阻力,特別是原來既得利益者的反抗。改革不僅需要周詳的規畫,更需要決心、魄力與毅力;如果碰到阻力就退縮或妥協,則改革必定失敗。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用對人、擺對位置;如果重用應被改革的人來進行改革,則無異是緣木求魚,改革便注定會以失敗收場。新政府在財經金融部門及其所屬國營事業與行庫,仍重用前朝的政務官及董監事與高層經理人,就是要以應被改革者來進行改革!這是「真改革」還是「假改革」?同樣的,目前新政府提出《電業法修正草案》,要來進行「兩階段電業自由化」改革,也是注定會以失敗收場的電業改革(屬於能源改革)。

(閱讀全文…)

綠能公益咖啡車計畫義工培訓

推動非核、減碳家園工作,首要任務是讓人民對能源議題更加有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推動「綠能部落」、「綠能媽祖」、「綠能公益咖啡車」等計畫,希望能把再生能源融入人民生活之中。其中太陽能公益咖啡車,靈感來自養樂多媽媽、吧噗冰淇淋車,把太陽能板裝設到電動三輪車上,使用公平貿易咖啡豆與功率較小的咖啡機,讓青年創業或是弱勢家庭可以一邊販賣咖啡、一邊街頭宣講再生能源。目前六台行動咖啡車已經完成,因此我們舉辦綠能公益咖啡車義工培訓計畫,如果對於綠能公益咖啡車計畫有興趣、也對再生能源推廣有熱誠的朋友,歡迎參加。
報名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y0mjH9pS0Gwo-pRbc2g3JkS6BjIT5NDz5Jg1Cvkp76I

(閱讀全文…)

澎湖,小心南美白蝦!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13248

作者:郭金泉  台灣國立海洋大學教授

澎湖海洋生態資源豐富且多樣化,是澎湖人的堡壘和天然牧場,澎湖人自古以海為田,所以葡萄牙人發現澎湖時把澎湖取名為Pescadores(漁翁島),海洋是澎湖的母親,澎湖人主要經濟來源。然而由於一味追求經濟發展,使得原本零汙染生機盎然的澎湖海域,因為不當海事工程(防波堤,消波塊,漁港),過度撈捕、毒、電、炸、滾輪式底拖漁法、踏浪、盜採珊瑚的蹂躪,填土造陸築港開發海埔新生地等,造成棲地消失,資源枯竭;同時缺乏衛生下水道系統處理澎湖生活汙水,使得生活汙水都直接排入澎湖灣,日以繼月早已汙染惡臭化澎湖灣,澎湖海洋生態結構遭到致命性破壞,澎湖內灣亦面臨嚴重優養化危機,造成漁獲量大幅減少、珊瑚礁死亡、生物絕種等問題越來越嚴重,過去隨時可見的海膽,海參、硨磲貝、大蚶、大法螺等等,都已經由縣府明令禁採的物種。為了讓海域恢復昔日光彩及增加水中生物資源的豐度與多樣化,應以棲地保育為優先,為此應該要積極來進行海域清汙工作;而過去澎湖縣政府曾積極進行海洋資源復育工作,其成果如何有必要深入檢討改進。

(閱讀全文…)

澎湖要擁抱海洋不要博弈

作者:郭金泉/台灣國立海洋大學教授  、杜宇/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澎湖曾在2003年12月27日及2009年9月26日國舉辦博弈公投,結果均未過關。2014年政黨輪替民進黨籍陳光復擔任縣長,選前標榜反賭參選但一上任在預算案尚未送交議會通過之際,就逕自決定於2016年10月15日捲土重來。

(閱讀全文…)

海洋能源與地熱發電 研發成果比較

作者:高成炎 (台大資訊系教授 / 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自從2012年底開始,我就在各地演講、台灣可以用地熱發電以及黑潮發電,來達成100%的電力自主。我當時的主張是、應用深層地熱台灣可以發展出20GW的綠色電力。 而黑潮呢、 可以發展出10GW的黑潮洋流發電。因為黑潮及地熱這兩者的容量因素、也就是說設備使用率、都非常高、達到90 percent以上,比核電廠還高。因此、只要有30GW的黑潮及地熱發電、台灣就可以達成電力自主。至於什麼時候達到電力自主呢? 我的估計是大約在2035年。

(閱讀全文…)

一杯咖啡的能源夢 太陽能公益咖啡車

(圖/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文/陳秉亨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

(文章來源:能源報導 2016年8月號)

行動攤車是小時候的美好記憶,比如說巷口的豆花攤車,夏天一碗淋上黑糖冰水的豆花,就可以忘記剛剛調皮被大人海K的教訓。時代更迭,現在已很少看到豆花伯的攤車,不過還是可以看到養樂多媽媽的攤車。這些在大街小巷移動的攤車,總是會讓人倍感懷念。

能源轉型不只是技術跟法規的工作,必須伴隨著社會轉型與心理轉型,才有全面性的效果。太陽能公益咖啡車正是環保團體結合攤車跟綠能的新構想,在咖啡香中傳遞綠能理念,讓大家熟悉的攤車成為能源教育站。

(閱讀全文…)

月世界生態區設廢棄物掩埋場?環團學者齊抗議

聯合報 記者周宗禎╱即時報導

台灣各地十多個環保團體,上午到台南市龍崎山區聲援台南市環保聯盟,抗議業者要在台南與高雄交界的龍崎牛埔山谷設立「大型有毒廢棄物掩埋場」; 台南市環保聯盟理事長黃安調質疑政府視而不見,業者才會再三要在自然生態區興建有害事業掩埋場。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認為,掩埋場預定地位在潛移斷層上,根本不適合興建掩埋場。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