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30日(星期五) 上午9:00-10:00
地點:立法院中興會館103室(台北市濟南路一段3-1號)
主辦:陳椒華委員、洪申翰委員、賴香伶委員、台灣環保聯盟、台灣北社
出席:陳椒華委員、洪申翰委員、台灣北社秘書長潘威佑、台灣環保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教授、會長劉志堅、秘書長許主風?、民眾黨智庫執行長徐文露(提供發言稿)
政府機關代表: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蘇金勝主任、黃錦明科長
行政院環保署:吳奕霖
環保署正研擬溫減法規定的第二期溫室氣體減量計畫,並分別在北中南辦理邀請民間團體參與的公聽會。由目標,這個「溫減法」規定的目標完全不符合,及與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國際潮流,更是落後。我們認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亟需修法,以配合國際減量行動。
目前政府甚不重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所規劃的減量目標,仍是以2050年減量50 % (2005年排放量為基準)為視「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因應」的政策及措施。對此,我們表示不滿與遺憾。 我們要求政府以「2050年達淨零碳排」作為修法和政策規劃目標,並提出減量途徑(roadmap)。在中央明確政策下,引導各界參與,全民一齊減碳。
補充說明資料如下
目前環保署的溫減第二期及其後各期,對於2050年減量係以2005年排放量的50%來做為減量目標。依據「溫減法」第四條,「國家溫室氣體減量長期目標為中華民國一百三十九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中華民國九十四年排放量百分之五十以下。」這個「以下」兩字是不是被忽略了?這個減量50%目標與世界主要先進國家,更是遠遠落後的。
近日,日本首相菅義偉、韓國總統文在寅,相繼宣布:他們國家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或碳中和的乾淨能源轉型目標。包括中國的習近平總書記,也宣布要在2060年達到中國的碳中和。
依據看守德國協會(Germanwatch)於去年的評比(CCPI)發布,台灣減碳的表現是全球倒數第三名(第59名),人均排放二氧化碳當量仍高居每人每年11公噸多。以中國、日本、韓國來看,分別是全球排碳量居第一、第五、第七的國家,竟然有此魄力、遠見,面對未來三十年(2050)立下一個野心(或雄心、遠見、具挑戰性)的減碳目標。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架構下運作,其於COP21(2015.12.12)達成的「巴黎協定」,已具共識的要遏阻全球暖化趨勢,期控制升溫於2度C內,並努力期於1.5度C內。這種全球性的共識、協議,台灣似沒有感受(完全無感)?。歐盟於2020.01公布「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將氣候及環境的挑戰轉化為所有政策領域的機會,旨在促進歐盟的經濟與永續發展,甚至說這是新的經濟成長戰略。綠色政綱提出十項要點,宣誓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原定在2050年減碳80%-90%,上調到碳中和;中期2030年減碳目標40%調高到50%-55%)。這樣的魄力與勇氣,甚至嘗試的意念,台灣政府好像完全沒有或不敢。最近我們在防疫政策及表現上,所最常被稱道的「超前部署」,在溫減-氣變議題上,好像完全沒有看到、沒有想到。
台灣在再生能源的發展,近期有些進展,在打基礎、調結構的階段。我們推出「能源轉型」,但卻一直沒看到工業結構轉型的跡象。以韓國的作為,他們推動更乾淨能源(如2030年無燃煤電廠)、電動汽車、碳稅、低碳工業等。調整思維更重要,如日本就認為,「對氣候變遷的思考,不再是對經濟成長的限制,反而導致對工業結構的調整作為,使經濟更加成長,是一種成長的策略。」
我們,以及很多環團、學界、企業體、組織有很多想法、企圖、作法,只要:當今的政府有決心、有明確的政策,及協同於國際趨勢立下減碳目標,我們要敢於思考、敢於創新、調整與嘗試。更不要為大財團所綁架、所左右。
民眾黨智庫執行長徐文露因事未出席,提供發言稿如下:
這幾年來,由於民間環保團體的努力,以及各地民眾的集結,反空污運動甚至台灣整個環保運動,已經匯流出一種新風氣,互通聲氣,共襄盛舉。日前環保署第二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出爐,許多環保團體指出,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缺少公民監督,6大部門僅需提檢討報告「根本不痛不癢」。
民眾黨認為,要達到2050年以前零碳排,必須在國家決策的大方向上,貫徹此一施政方向,逐步達到各項目標。
全球氣候的極端化,已經非常明顯。不論是氣溫或降雨,只看全年平均數好像差不多,但分布卻變動極大。以雨量為例,八八風災時,小林村可以在二天之內,下了全年總雨量的一半!如此的變動,天災出現的頻率勢必增加。如此集中的雨量,也會逼使台灣的公共建設必須有新思維:有步驟地減少水泥和柏油路的舖設面積,以使土地增強雨水的吸納能力,而不是過往做法,用大量水泥把土地與雨水隔開,再用人工方式排水。但是要產生如此的施政邏輯,除了主政者要有決心之外,政府各單位也必須內建綠色施政思維。
從這個邏輯出發,我們自然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各種工業污染(空污、水污、土污),中南部遠比北部嚴重。原因自然是雙北地區已經進行長達四十年以上的去工業化布局,使得工廠若不是移到海外,就是移往中南部。尤其像高雄,承載著台灣工業化的重責大任,主要的重化工業皆坐落於此。因此,優先解決中南部的空污,理所當然。
在空污方面,除了境外污染,以及工程和交通揚塵之外,不論是固定污染源(如發電廠或工廠)或移動污染源(如汽機車),石化燃料都是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何擺脫石油癮(oil addiction)已是全球議程。當然,這不但牽涉到產業轉型,也需要全民廣泛而刻的對話與討論。距離2050年還有三十年,事先宣導、規劃,逐步轉型,降低對石化燃料和原物料的依賴,同時拉長轉型時間,也能降低社會經濟的衝擊。 民眾黨雖然是小黨,但是我們仍會盡一己之力,促成台灣社會經濟,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前進,無愧於後世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