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一次民進黨主導的電業法修正案,於昨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大致上審完了。由環團等所主稿草擬的版本,卻無法被列入為提案版本之一,參與審查,環團等甚感遺憾。在經過幾個月的磋商、討論、「溝通」,以及多次的公聽會、甚多專家學者的參與,最後一讀審出來的電業法修正案(以下簡稱一讀版),竟然是這樣子,真是感到憤怒、失望,也深以為感嘆、可惜,亦復可悲。

於今日召開記者會,對所通過一讀版本內容,再次評論如下:

大體上,本次修法,一讀版可謂是,修成「台電工會版」電業法,或是「台電公司組織法」,或是「妥協版」。完全見不到建立電力產業自由競爭市場、環境的徵象,只有再再多年的保障台電公司以獨家綜合電業,加上一些已上壘的獨立電廠廠家(IPP)、財團的共生,繼續盤據、壟斷台灣電力能源產業之經營,全然的保障其獨家利益、及長久之獨大而「永續發展」。

一讀版中,廠網分離時限要6-9年,改革速度過慢,又且仍然讓台電壟斷市場,雖然有規劃發電與輸電分工,未來仍然被同樣被控股母公司控制,加上綁住IPP發電業,形成傳統能源集團,傳統能源的本位主義主導台灣能源建設與政策。(就算未來有二階段修法機會,合約到期之IPP不知又會跟台電綁約多少年,)台灣有多元能源市場,遙遙無期。

再者,對於再生能源的促進、發展,藉由法律–電業法,以堅定的、強制的推展再生能源政策,像推土機般的強勢推進,迫逼再生能源的發展,這次修法是一個契機,然而,我們失去了。
一讀版開放綠能發展的幅度過小,只開放綠能等於只孤立綠能,未來絕大部分綠能業者仍要躉售給台電,無法產生多元的能源交易市場。台灣未來的售電業只有台電與極少數的綠電售電業,如果要綠能已經很難有市場,還要綠能售電去準備備用容量,遊戲規則還是掌握在台電,很難達成原本號稱要發展綠能直供、直售的立法目的。綠能的問題卡在別的相關行政命令、法規,這版本電業法其實沒有甚麼意義。
新政府的「2025年綠電25 %」,是否可能達成,我們甚為懷疑。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三,本次修法,讓我們失去多元能源服務產業發展的機會,如果有多元的電力市場,就可以搭配其他產業,形成多重減碳效果、提高能源效率、鼓勵節約用電、發展再生能源的能源服務相關產業,以這個保守一讀版本,台灣連綠能售電業都不一定可以發展,更不可能發展出有前瞻性的能源服務產業。

台灣的社會力量及民間活力,有在良好的、開放的、公平的環境下,當可發展出強的競爭力;但目前,台灣的社會及產業都已奄奄一息,本波的電業法修正及開放,為一次可促進新能源產業(含電力服務、再生能源)發展的機會,為一具有數千億元的產業,本波電業法修正如一讀版,將使新能源產業又停擺下來。國際間的產業競爭,未能即時進步即是退步,台灣將落後、敗下陣來。

                                                                                                                          

                                                                                                                   新聞聯絡人:劉志堅 (台灣環盟副會長)

                                                                                                                   電話:(02)2363-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