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t Category:媒體報導

作者:高成炎 (台大資訊系教授、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2016/1/19民報

選舉投票前數天,2016年1月13日及14日,自由時報,中時,蘋果等各大報刊出「能源國家型計劃第一期(NEP-1)」計劃辦公室的研究助理呂錫民抄襲並冒名投稿論文,更演變成讓國際期刊撤銷刊登的國際學術醜聞。呂錫民雖遭台大解聘,但台大未上報科技部。當時的計劃主持人台大前校長李嗣涔教授出面道歉。自由時報指出:「網路鄉民在兩年前就踢爆他一稿兩投,讓台灣學術管理能力倍受考驗」

當然在學術界違反學術倫理確是不應該,但另有兩項問題,也應追問一下:(1)研究助理為何要冒名發表那麼多文章,(2)NEP-1的決策品質如何?

由新聞中我們得知呂錫民是NEP-1執行長陳發林教授的大學同學,因此,年紀也應有五十多歲了,而如此努力以不正當的手段衝論文數,顯然他是要申請大學教職或升等之用。而他發表的文章包羅很廣,包括臺灣核電是必要的的擁核文章,地源熱交換器的應用與探討,以及台灣再生能源的發展現況及策略等。在少子化衝擊,私校存活困難,私立大學教授壓力大增之下,呂錫民抄襲並冒名投稿只是冰山一角。

我想更重要的事情是:能源國家型計劃的決策品質如何?據我所知,NEPⅠ的決策包括生質能由主軸計劃刪除,以及地熱部份,淺層地熱由能源局負責,科技部NEPⅡ的地熱部份為:開發EGS(加強型地熱系統)深層地熱的技術以及在宜蘭平原做地熱資源的探勘。

NEPⅡ的「天然氣水合物及地熱主軸」,由2014年開始執行,一年原規劃3億元,由已故台大地質系楊燦堯教授及中油前董事長朱少華先生共同召集。當我於2013年底聽到說經費分配是天然氣水合物2億元,地熱1億元時,我就曾勸楊教授分配應倒過來,地熱應該2億元,但未被接納。結果當年天然氣水合物部份,計劃經費執行率很低,經費被繳回國庫,再加上後來海研五號沈船,天然氣水合物部份執行更加困難。更何況目前國際油價大跌,頁岩氣開採過剩,台灣因為投入天然氣水合物的基礎研究而排擠地熱開發的研究經費更加說不過去。

我個人認為NEPⅡ放棄台灣最容易有成果的淺層地熱開發的研究而只做深層的EGS加強型地熱系統是個錯誤的決策。這觀點是不是正確大家可以討論。現況是2015年底台灣的商轉地熱發電容量還是零,而測試成功的地熱發電容量,只有工研院綠能所在的清水地熱的ORC雙循環系統50KW,在台北市北投湧泉公園的ORC雙循環系統20KW,以及蘭陽地熱資源公司在清水地熱工研院試驗區的全流式溫泉蒸氣發電機組60KW。反觀菲律賓已有2000MW,印尼也有1200MW的商轉發電容量。台灣落後何其多?

NEPⅡ每年一億元地熱主軸的80%以上的經費在宜蘭平原做地熱探測,2014年探測三星紅柴林地區,2015年探測利澤地區,2016年探測員山地區。會選擇這三個地區是因為在NEPⅠ時已探知此三地區為高地溫梯度區且平原區比較容易開發。NEPⅡ 還規劃了挖掘深井的兩億元,交由中油公司挖井隊執行挖井工作,挖井的井位則由負責探測的台大地質系團隊加上中央大學地科所的探測團隊共同決定。中油公司負責挖兩口深井,共5000公尺。目前的規劃是在三星紅柴林軍營旁的國有地,道路兩旁相距約50公尺至100公尺處挖兩口各2500公尺的井

在2015年10月1日至3日,地熱主軸計劃辦公室辦了一場2015國際地熱研討會(ICGE2015)。在會中有一篇台北科技大學何博士的論文指出目前三星紅柴林井位地下地層應該會是中央山脈的地層,而非台大團隊與中大地科所相關主持人所判定的雪山山脈地層。我於會後寫了一篇「既然環評不可能通過,挖井的兩億元還要花嗎?」的文章,在環保聯盟的網站及11月11日的《台灣環境》雙周刊刊出。我的論據是2014年12月26日經濟部地調所已經將宜蘭三星鄉公告為「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因此三星紅柴林的地熱電廠環評不可能通過。現任環評委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李錫堤教授也回應提出「130℃能作EGS電廠嗎?」以及「對地質的誤判誰負責?」等兩個問題。但科技部對這些質疑未能釋疑,依原訂計劃在11月18日開挖紅柴林地熱井,11月20日三星黃錫鏞鄉長開記者會表示反對在三星鄉挖EGS地熱井。11月 23日,環保聯盟網站刊出台大地質系宋教授的文章,說三星地熱井井底會是160℃,以及地質敏感區不是不能開發,同時也刊出我的回文,我主要論點有二:(1)請科技部盡速將三星紅柴林地熱電廠開發案送環評審查 (2)請問相關人員:在不用成分不明的水裂液之下,如何能保持在地底2500公尺深的兩口地熱井間每小時120噸以上的熱水通道。可惜至今未能得到答案。

2015年12月28日,NEPⅡ地熱主軸成果發表會,我聽完決定井位的中大王教授的解說後,提出如此的問題:

本地熱主軸計劃原定目標是2016年底達成1MW的深層地熱電廠建置。目前在你主持的「鑽井計劃」中卻變成0.5MW,如此自行下修標準,是否已得到負責考核的科技部前瞻司正式發文同意?

②ORC電廠0.5MW發電容量的基礎是說在三星紅柴林,兩口2500公尺的井,井底溫度達160℃,且自湧水水量達每小時60公噸,目前的情況可能達到嗎?即會自湧每小時60公噸的水嗎?井口溫度是160℃嗎?或者低到130℃?

③我上周聽到第一口井已挖1100公尺但溫度只有43℃,消息正確嗎?

④原規劃1250~1900公尺間為四菱砂岩層,若深到1900公尺未挖到含水性高的四菱砂岩層是否應該停止挖井作業另作規劃?

⑤若挖到2500公尺,但井口溫度不到150℃,或無自湧水每小時30公噸,是否應停止挖井作業另作規劃?

⑥環評委員中大應用地質所李錫堤教授提出「130℃能作EGS嗎? 對地質誤判誰該負責?」,主軸計劃辦公室是否正式回應?

到今天,我們還沒有得到合理的回應。而到2016年1月15日,三星紅柴林的挖井已經到1400多公尺的井深,而溫度還是只有40多度不到50度。我們還是要再問挖井工作有停損點嗎?有退場機制嗎?對地質的誤判誰該負責?

既然環評不可能通過,挖井的兩億還要再浪費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