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表示,我國現有三座核電廠是否延役與核四是否商轉有關,而再生能源要能取代核電、長期穩定供應是2030到2050年的事。杜次長此一關於台灣電力發展的說法,嚴重背離事實,我們深不以為然。

事實上,我國現有三座核電廠現在立即停止運轉,根本不會缺電,而且核四不商轉,未來也不會缺電。我國自2008年以來,夏季尖峰用電時期,備用容量率都高達20%以上,2012年為22.70%,而核電的裝置容量為總裝置容量的10.63%,若停止核電,備用容量率仍有12%,沒有缺電的問題。核四的裝置容量為目前總容量的5.58%,若也不商轉,備用容量也還有剩餘,何況未來還有其他新電廠會發電,並且尖峰用電可以用負載管理和節能措施來降低。2012年我國的平均發電設備利用率只有49.80%,也就是說,發電設備有一半的時間或一半的容量是閒置的,可見我們並不缺發電設備,而是缺乏良好的負載管理。所以,我們不必等到2030年,現在就可以零核電而不缺電。

對於再生能源,歐美各國發展已久,技術雖仍不斷精進,但並非不成熟;只是長期以來,政府為了推動核四而有意漠視和低估再生能源。雖然2009年7月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公布施行,並且也投入數百億元的能源計畫經費,但至今其發展之成效仍然不彰。2012年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佔比為7.47%,發電量佔比為4.24%,其中主要為慣常水力和廢棄物發電,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所獎勵的風力、太陽能、生質能、地熱等之裝置容量和發電量佔比則分別為1.87%和0.75%。可見再生能源在目前電力結構中的貢獻仍低。我國再生能源未能蓬勃發展的原因,並非缺乏來源和蘊藏量或技術不成熟,而是政府提供的誘因不足,如收購費率太低,以及申請設置之手續過於繁複,使得業者裹足不前。事實上,台灣的再生能源,其來源和潛能豐富,並且已有相關設備生產能力(目前其產品絕大部份外銷),應可快速發展;遺憾的是,政府為了合理化核四的興建,而不積極推廣,使得其發展緩慢。這種不當的作法不但拖延非核家園的時程,使得人民繼續生活在核災威脅的恐懼中,也使得我們無法早日取得自主的、乾淨的、低碳的、永續的能源。

我們要求政府應以人民的福祉和台灣的永續發展為念,改變擁核的心態和政策,立即停建核四,早日讓現有核電廠除役,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期使台灣早日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

­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2014/1/2

★列席人員: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 林文印教授

立法委員 田秋堇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呂忠津教授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委 王塗發教授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委 高成炎教授

­

★合辦單位: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教授協會、立法委員田秋堇、鄭麗君國會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