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看見墨西哥原住民部落森林典範

劉烱錫  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台灣森林認證發展協會理事長

向生物多樣性公約典範國邁進

本人受邀參加在墨西哥坎昆市於12/1-2的第三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科學論壇,發表《結合FSC森林驗證與原住民守護領域(ICCA)以落實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與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行動研究》,在12/3-5期間前往考察國際森林委員會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1994-2003年總部所在地的瓦哈卡(Oaxaca)州,瞭解原住民部落與雨林聯盟合作推動森林驗證概況後,再回到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三次締約國會議(CBD COP13)的會場。本人整體認為民主台灣若能向墨西哥學習社區森林,相信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曹啟鴻主任委員,在有機農業、永續森林、打開農產通路及全面建構循環經濟的積極表現下,應可來得及在2020年前實踐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愛知目標,成為全球典範。

(閱讀全文…)

【2017環保茶坊】講座1 — COP22現場觀察報告

主題:COP22現場觀察報告
時間:1月19日(四)19:00~21:00
地點:台灣教授協會(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5巷15號)
與談人:劉俊秀(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徐光蓉(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楊順美(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
前言
環保聯盟與台教會這次共同舉行環保茶坊2017年第一場次,就環境議題交換意見,今天主題是COP22現場觀察報告。這次COP大會在摩洛哥舉辦,是前年《巴黎協議》簽訂後一年的會議,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俊秀教授、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徐光蓉教授、秘書長楊順美女士來為大家分享。

(閱讀全文…)

春節近垃圾量增 專家學者商討新對策

原住民電視台【Siku/Talu 立法院】

台東縣面臨垃圾危機,不僅縣內掩埋場幾乎接近飽和,民意也偏向反對焚化廠啟用,其實許多縣市都有迫在眉睫的垃圾問題。環保團體17號在「台灣垃圾政策新走向公聽會」上表示,目前國內焚化廠處理家戶垃圾量是綽綽有餘,而且在《廢棄物清理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三讀通過後,沒有必要啟動台東或雲林焚化廠,而是中央應有效進行調度。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謝和霖:
各縣市焚化爐在燒完所有生活的垃圾,還有一般事業廢棄物後,其實還有少數縣市他的焚化廠的焚化量不到達他的7成1862噸,也都比這些沒焚化廠的縣市1126頓的清運量還要高。)

環保署在場回應,將根據廢清法第28條跟各縣市環保局溝通,一同訂定調度辦法。

(閱讀全文…)

電業法三讀通過聲明

立法院不顧環保團體的反對,今日(1/11)三讀通過 電業法修正案。在台灣即將進入非核家園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電業法的修法非常重要,但是我們非常遺憾,行政院和立法院向保守勢力妥協,壟斷性綜合電業的打破與電業改革無法在本次修法完成,卻要人民等待6至9年後的第二階段修法,實在缺乏前瞻性思考和改革魄力。雖然經過環保團體爭取,少部分文字有所修正,但整個架構對於台灣能源轉型沒有太大幫助。

(閱讀全文…)

【2017環保茶坊】系列講座 1

主題:COP22 現場觀察報告

時間:1月19日(四)19:00~21:00

地點:台灣教授協會(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5巷15號)

與談人:劉俊秀(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徐光蓉(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楊順美(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總幹事)

(閱讀全文…)

地熱業者如何配合政府拚經濟

作者: 高成炎 (台大資訊系教授 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陳博志教授建議政府如何拚經濟 

蔡英文總統在年終記者會上說,2016年是打樁,2017年將要全力拼經濟。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扁政府時期曾擔任經建会主委的陳博志教授接受「信傳媒」的專訪,在「半舊不新的林內閣該如何拼經濟」文章上面陳博志教授發表了一些看法。在這篇文章中針對目前台灣經濟問題,陳教授指出:1.主政者缺乏具體經濟發展藍圖、財經政策臨時抱佛腳。2.台灣經濟像到處掉螺絲掉齒輪的大機器。3.印鈔票砸錢無效、台灣經濟根本問題在產業發展。4.財政手段成功關鍵在政府的錢要花在刀口上。5.政府花錢應放在四大重點區塊上。6.政府應擔任資金及人才間的磨合角色。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