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對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意見
一、政府主責單位對於「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訂草案 ),本次修法第八條「為推動氣候變遷因應及強化跨域治理,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應協調、分工或整合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基本方針及重大政策之跨部會氣候變遷之因應事項…」,由永續會協調、分工或整合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基本方針及重大政策等, 建議修訂為由「行政院」主政,才有其高度及職權 。 二、碳定價及交易(1) 初期,碳費應於完成修法一年內定價、徵收。(2...
關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更希望引起更多國人一起來關心,推動節能減碳,延緩氣候變遷的腳步。
一、政府主責單位對於「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訂草案 ),本次修法第八條「為推動氣候變遷因應及強化跨域治理,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應協調、分工或整合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基本方針及重大政策之跨部會氣候變遷之因應事項…」,由永續會協調、分工或整合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基本方針及重大政策等, 建議修訂為由「行政院」主政,才有其高度及職權 。 二、碳定價及交易(1) 初期,碳費應於完成修法一年內定價、徵收。(2...
能源暨永續專案研究助理 Lin Chien-Yen 氣候變遷的發生 氣象局表示,今年5月創74年來平均最熱紀錄,5月平均溫度達27.8度,高於氣候平均值1.8度,台灣17個氣象站達到歷史新高。今年梅雨季溫度也達史上第二高溫,台灣13個平地測站統計均溫為28.1度,僅低於2020年28.2度,但與長期平均值26.6度相比,今年梅雨季溫度高出了1.5度。 今年用電量也成長快速,史上尖峰用電量最高前五名...
主講者: 許晃雄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 與談人: 劉志堅(台灣環保聯盟會長) ,林羿成(Mark Lam) 成大特聘學者專家、專注於聯合國SDGs, 企業ESG, 和創新(Impact Innovation). 活動日期2020-10-13 14:00至...
2018 直轄市、縣市長候選人
「環保團體共同訴求」承諾書
縣市政府是國家各項政策的實踐者,也是維護國土、保護環境的關鍵機關。縣市長身為地方政府最高行政首長,其施政理念與規劃,深切影響各縣市的永續發展以及人民的生活品質與福祉。
針對今年11月24日縣市長選舉,環保團體提出下列共同訴求,期待各個縣市 長候選人都能承諾採納為其政見,並於當選後推動執行。
這些訴求,係以聯合國訂定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基礎,再納入國 內普遍存在的環境議題,既符合國際要求,亦切合國內現實,具有高度的執行迫切性。
我們將於選前收集全國縣市長候選人的簽署書,並召開聯合記者會公布簽署 結果,以提供選民投票的參考。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發起團體 敬啟
2018.10.31
數周前,工總發表了白皮書對政府建言,然而其建議大有謬誤;與此同時,工總理事長王文淵批評台灣太髒不適合發展觀光,「弄髒台灣,再罵台灣」。
因此,我們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共同在八月十五日共同發表記者會駁斥謬論,以正台灣國家、人民、自然的永續未來。
越大的企業,越該對社會負責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表示,企業有對國家社會的責任,越大的企業要承擔越大的責任,非常遺憾整個白皮書沒有企業社會責任這六個字。企業應該呼應氣候變化,應對全球暖化,但白皮書裡減碳主題的內容僅是著眼於擺脫責任、減少經費付出。
台灣十大排碳企業依序為台塑化、中鋼、台化、中龍、台塑、中油、台積電、南亞塑膠、亞泥、台泥,共排碳一億噸,占全國總排碳量37%,他們有極大的急速減碳責任。
(圖文 / 劉俊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
緣起
COP22是聯合國每年一度有關全球氣候變遷的會議,此會議今年是在Morocco的Marakech城市舉行,會議期間為二週,由於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因此官方無法參加。本聯盟是國際氣候行動網絡(Climate Action Network International)之成員,因此本人透過此組織取得NGO觀察員(Observer)(圖一)的資格參加。COP22是非常大的會議,場地超過二萬平方公尺,參加人員也超過二萬人。其場地分成二區,其中一區叫Blue Zone,必須有邀請函才能參加(如圖二),另一區叫Green Zone 任何人皆可參加(圖三),這真是一場盛大的會議。
會議主要是要談,去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後,各簽約國的一些作為。因此各重要國家或一些自認為要遵守巴黎協定的國家都有自己成立專屬的會議室。並每天有定時間的報告。其他聯合國會員國或NGO團體,則在許多共用的會議場所,針對某些氣候變遷的議題開會。
台灣環境雙週刊第88期 本期內容: 抗暖化、巴黎COP21、台灣不缺席 馬政府不要鎖住子孫的未來 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COP21 普攏貢翻譯現場報導 2020歐盟林務部門減碳路徑
作者:陳秉亨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
話說,今年COP強調POWER TO THE PEOPLE,其實在去年,準備應戰馬政府重兵布置的全國能源會議,台灣環保團體組成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當時我們想一個口號,「2015能源民主」。因為從2025非核家園往前推10年,剛好是今年,因此訂為能源民主年,竟然也跟世界的趨勢不謀而合。在個人的想法,台灣未來如果還有經濟競爭力,就是靠綠能跟節能產業,但是如果我們不加快腳步,很快就會跟不上其他國家。
因為只拿到第二星期的入場券,所以一直到今天才進入到主會場(藍區),在主會場裡出沒的人員,都是各國的高層,可能隨便就會撞到部長級的人物,再說一百次,沒有人在講核能減碳!只有馬邦伯才這樣講!!。今天主要聽的場次是在講100%再生能源的可能性。很厲害的集合了國際太陽能協會、風能協會、地熱能協會、生質能協會、水力能協會,好像是火影忍者裡面影級的高手大集合。他們一致認為只要再生能源互相搭配得當,百分百再生能源絕對可行,而且已經有許多個案再進行中。首先國際太陽能協會表示,根據不同單位的預估,2050年,再生能源積極發展的話,可以負擔世界百分之80的能源需求,如果根據國際能源總署保守的預估則可以達到百分之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