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年8月8日(五)10:00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三之一號)
記者會出席
謝志誠: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
施信民: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
廖彬良: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副會長
潘威佑: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
黃哲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幹事
林呈欣:台灣教授協會理事
鄭睦群:台灣北社理事、輔大教授
陳雪梨:野薑花公民協會創會理事長


立法院民眾黨和國民黨聯手提出的核三重啟公投案(公投第21案)即將於8月23日交付全民投票。我們在此呼籲全國有投票權的公民對此案投下不同意票,拒絕危險老舊核三重啟,以保護台灣人民及後代子孫生命財產安全。
我們在此指出核三重啟公投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發言表示:

1.核電不是台灣落實2050淨零碳排的輔助過渡能源的選項

核電是危險、昂貴、會產生遺害萬年的核廢料、不永續的能源。核電從鈾礦開採到核廢料處理處置都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中,只有30多個使用核電,其在全球發電量占比只約9%。而且國際能源總署預估,2050年全球發電量89%來自再生能源,核電只佔8%。可見核電現在不是、未來也不是全球發電的主流。
台灣地狹人稠、地震颱風頻仍,且有中國武力威脅,缺乏發展核電的自然和社會條件,不應將核三或其他核電廠之供電列為落實2050淨零碳排的能源選項。我們應著力於發展多元的再生能源和儲能系統,以符合全球因應氣候變遷、減少碳排的能源轉型作法。

2.核三重啟違背非核家園目標,帶來更多核廢料,增高核災風險,並阻擾安全永續能源系統的建立

我國環境基本法和氣候變遷因應法都提到非核家園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核三2號機今年5/17執照到期停機後,台灣已經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台灣發生核子事故的風險因而大幅降低,這是全民之福。
多年前政府就決定核三不延役,目前核三已處於除役申請階段。我們堅決反對重新評估其重啟延役的可行性,我們認為這是違背法律規定的作法,也是阻擾台灣能源轉型、建立本土自主的、安全的、有韌性的、永續的能源系統的伎倆。
若不幸未來核三重啟,全民將承擔更多核廢料,並再次籠罩於核災風險之中。我們堅決反對此種禍國殃民、禍延子孫的作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黃哲彥發言表示:

「我那小小多山的國家」是這次大罷免運動中很文青的口號,深受許多人的喜好。正因為小,無法承受如福島那樣的核災;正因為小,深害那個「萬一」發生。福島核電廠所在地雙葉町,在2011年約有7000人居住,到了2023年的統計只有60多人在事件後返回居住。有56%的人表明不願意回去居住。我們深怕這樣的事也發生在台灣。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1980年代的反核運動開始就無役不與,在1992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反核宣言〉中就曾向政府提出四大主張:1、核能不是絕對安全能源,台灣不應發展核能電廠;2、核能廢料無法妥善處理,應停建甚至停止使用核能電廠;3、重新討台灣的能源政策,開發安全、乾淨的替代能源;4、改變全體人民的生活型態,並提倡節約能源。過去10幾年來,我們看到民進黨政府積極發展太陽能、風力、地熱等不同的能源,並在今天5月17日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非核國家。
如今,民眾黨想透過公投讓老舊的核三廠機組延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基於1992年的反核宣言理念,反對這種不負責任的政治操作,呼籲台灣人民對此次公投案投下「不同意」!

台灣教授協會理事林呈欣教授發言:

今天是父親節,身為一個父親,也是一位長期關注永續發展的大學老師,我不求禮物,只求不要把危險的核三留給孩子。
核三是一座四十年的老電廠,就蓋在斷層帶旁,過去事故層出不窮。只要一次重大意外,就可能讓我們的土地、家園,甚至我們的孩子,都付出無法挽回的代價。今天不拒絕核三,明天我們的孩子可能沒有明天。
有人說核電能保證能源安全,但事實是,大型核電機組跳機會讓全台陷入黑暗,戰爭或災害時更要停機,反而脆弱。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本土、多元、分散、可再生的能源,搭配儲能系統,讓電力穩定又安全。
核三重啟不只違背非核家園的承諾,還會製造更多高階核廢料,把風險推給孩子和孫子。重啟核三,就是把風險和核廢料送給下一代的父親節禮物。
守護孩子的未來,比發電更重要。8 月23 日公投,我呼籲大家投下不同意票,讓我們一起守護台灣的安全,也守護我們的孩子與孫子。
非核家園,是給下一代最安全的保證。

台灣北社理事鄭睦群教授表示:

這次核三延役公投的本質是政治操弄民粹、徹底凌駕專業與霸凌屏東鄉親的劣質範例。其一,廠房的使用年限是專業判斷而非交由群體投票決定。正如今年中華職棒有兩位偉大的選手要退休,難道其他球團可以在領隊會議發動投票,要求選手不能退休,而且原球團支薪且不斷安排先發出賽嗎?屆時腰壞了、手腳斷了也只是時間的必然結果。其二,藍白的行徑十分雷同中共傲慢的嘴臉。中共常說台灣的前途須由全中國14億人決定,而這次公投就如同全屏東人的生死交給全台2千多萬人決定一樣荒謬。其三,藍白無法正面回應核廢料的存置問題。大學生辦11萬的活動都知道要有雨備,藍白搞出11億的公投,核廢料如此重要的問題至今依舊不知所謂。
簡言之,藍白並不在意台灣的能源未來,只是想藉機滋事與鬥爭,因此823請投下不同意核三延役的重要一票。

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潘威佑發言:

今天我們站在這裡,不只是作為教師發聲,更是作為一群深知教育意義的工作者,為下一代的安全與尊嚴挺身而出。我們嚴正表態:堅決反對危險老舊的核三電廠重啟!
我們每天在校園裡教育孩子認識世界,也教育他們珍惜生命、尊重科學、面對風險。而核三廠這座40年以上的老舊電廠,不僅緊鄰活動斷層,過去更曾發生輻射外洩、火災與多次事故。這樣的設施,如今卻有人要它重啟,把我們的孩子、我們的社會再次置於潛在的核災風險中,我們無法接受,也不能沉默。
能源轉型的道路上,教師不是局外人。我們看到核電不是台灣的未來,它無法因應戰爭與自然災害,更無法快速排程、回應彈性用電的需求。反之,推動再生能源、強化電網韌性,才是既安全又永續的方向。核三重啟,不但耗時數年無法即時供電,還會阻礙台灣的非核家園政策,製造更多難以處理的核廢料。
身為教師,我們每天教導學生珍惜自然、尊重生命,但如果我們選擇沉默,讓危險核電重返校園周邊、重返孩子的生活,這將是對教育最大的不忠與失職。
台灣已經邁向非核家園,我們不能走回頭路。今天,我們在這裡呼籲:
👉👉 823公投,請大家投下「不同意」票,拒絕核三重啟!
👉👉 讓我們一起守護下一代,守護一個沒有核災風險的未來!


野薑花公民協會陳雪梨反對核三重啟公投的四個理由:

台灣就是沒那個地質
核三廠已證實有恆春活動斷層通過,不管是根據美、歐、日本或國際原子能總署的核安規定,該地點的地質條件都是不允許蓋核電廠的。台灣幸運熬過40年,恆春地區沒有出現大地震,現在好不容易等到核三廠除役,沒有理由無視科學事實將這樣的核電廠再來重啟使用。

錢坑!肥了誰?
萬一該公投案通過,行政部門勢必需要進行所謂的「整體安全評估」,這樣的工作需要多少預算?依照過去資料,起碼為300~1000億!因為整體評估需要評估所有機件及燃料池、圍阻體等設施的適用性,這包括一些核廢料移動、圍阻體破壞試驗等高難度的動作,所以成本很高,耗時甚長,但最後即使設備經過補強、更新可以延用,恆春斷層通過核三廠的事實仍然無法迴避,根據國際核安規定,有活動斷層經過的地區是不允許蓋核電廠的。所以該公投要求主管機關進行評估,等於只是製造另一個全民買單的錢坑,完全沒有必要。
3.不缺電啊!
經濟部公佈的「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已將我國半導體、AI產業的需求一併考慮進去,估計每年電力需求成長率為2.8%,而根據·台電公司所做的電力供應計劃,核電廠完全按照計劃除役,這樣即使到2033年,台灣尖峰用電時的備用容量率仍然在23%以上,遠遠超過法定的15%。代表即使沒有核電,台灣也完全不缺電。

核電廠是軟肋
對近年戰爭風險升高的台灣來說,學界與國際戰略研究機構都不斷警告,若發生武力衝突,台灣沿海的重要基礎設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寄望核電廠成為台灣緊急狀態時的救命稻草,根本是請鬼抓藥單。因為核電廠不是為了在戰爭時可以運轉而設計,無法承受飛彈襲擊、無人機空襲、電力癱瘓、通訊中斷等各種複合型軍事威脅。任何攻擊或誤擊,哪怕只是針對周邊設施,都可能對反應爐或用過燃料池造成致命影響,導致輻射外洩甚至全面性核災。台灣地狹人稠,沒有疏散空間,敵對勢力可以極低的代價,讓台灣成為留島不留人的地方。
綜上所述,我們不同意核三重啟公投案。
最後,我們再次呼籲:
823請票投不同意公投第21案
823拒絕核三護台灣
823拒絕核三保平安


護台團體反對核三重啟聯署名單: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發起團體)、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守望文教基金會、綠台文教基金會、台灣社、台灣北社、台灣南社、台灣中社、花蓮東社、台東東社、台灣客社、台灣教授協會、李登輝民主協會、台灣教師聯盟、野薑花公民協會、辜寬敏基金會、台北水噹噹姊妹聯盟、台灣21世紀婦女協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公投護台灣聯盟、台灣國、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彭明敏文教基金會、陳文成文教基金會、台北市台灣語協會、臺灣民主永續平台協會、民報文化事業、台灣母語教師協會、新國家運動、財團法人愛鄉文教基金會、台灣東突厥斯坦協會、台灣228關懷總會、寶島廣播電台、台灣福和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好民文化行動、台灣新視界協會、台灣美日民間交流協會、台灣傳媒新聞協會、台灣蕃薯藤協會、台灣島永續發展協會、北區政治受難者協會、台北市科技永續教育協會、台北市美好生活藝術協會、台灣教育發展學會、台灣人文教育公共發展協會、台北市美術教育推廣協會、台北市永吉聯誼會、台灣轉型正義協會 、台灣玉蘭花協會、欽瑟關懷台灣協會、中台灣教授協會、台灣之友會、台灣人權文化協會、爸爸非核陣線……(陸續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