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因應205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減緩氣候變遷對環境、社會和人類的影響,各界關注永續環境與能源管理的議題。在此背景下,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台灣PM2.5監測與控制產業發展協會攜手合作於2024年4月19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舉辦「2024高屏地區永續環境與能源管理研討會」,匯集國內產、官、學、研、民間團體等各界菁英,超過350人與會,透過再生能源發展、資源循環政策、空氣品質改善、環境教育與民間倡議以及永續環境施政等五大場次,由不同角度剖析台灣走向2050淨零轉型的現況及挑戰,期許找出解決之道,共同探討地球環境生態永續發展的未來。本次研討會同時舉辦了由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與中鋼公司產學合作執行之「AIR HoPE產學研發中心成果展」,促進與會者間的交流。
本研討會之講者及與談人還包括了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張順欽、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高雄市環保局主任秘書郭景聖、屏東縣環保局科長盧俊中、嘉義縣教育處課程督學黃禎貞等政府部門代表,以及向陽集團董事長陳貴光、台灣海洋能發展協會理事長莊閔傑、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會長葉國樑、副會長蔡春進、學術委員林仁斌、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台灣PM2.5監測與控制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木彬、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淡江大學化工與材料工程學系副教授何春松等產業及民間團體之代表。與會貴賓有中央研究院陳仲瑄院士等人。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葉國樑會長表示,永續發展及能源轉型一直是環盟關心的重點議題,環盟長期推動環保運動,保護台灣生態,減少污染和破壞,並努力建立台灣成為非核家園,期使台灣人民擁有安全、健康、舒適、文明而永續的生存環境。環盟近年來曾於2021年舉辦「南部永續環境研討會」及「北部永續環境研討會」、2022年舉辦「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研討會」,並每年進行「地方政府永續環境施政評量」及「氣候變遷與淨零碳排環境教育研習」,積極促成社會各界對話,讓永續發展的思維落實到生活中。環盟期許透過本次研討會再次探討如何面對2050淨零轉型路上的現況及挑戰,特別在再生能源管理及空氣品質改善的政策上,讓中央、地方、學界、產業界及民間加強彼此合作的關係。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王家蓁主任表示,空氣品質不僅影響全球氣候及生態環境更是攸關全民生命健康的全球重大議題,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有著密不可分的緊密連結。中山大學氣膠中心率全國之先,響應全球推動內在發展目標(Inner Development Goals, IDGs)的浪潮,倡議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需要回歸到人們內在價值觀及思維邏輯模式的轉變,重新審視並覺察自身與環境生態,乃至與其他人及萬物之間的連結性,進而發展建構包括內在指南針、明辨性思維、長期願景、同理心與慈悲、開放與學習心態、共同創造等關鍵內在技能。王主任也在演講中分享氣膠科學全球現況以及如何透過SDGs與IDGs之具體實踐,打造永續地球家園。本次研討會展出的「AIR HoPE產學研發中心」(Academic-Industry Research Hub of People and Earth)研究成果,包括了新穎空品量測方法、空污減排設備及材料,期能協助有減排需求之產業達到改善空品及淨化空氣的目標。此外也展出了氣膠中心針對改善空品及淨化空氣所開發的新創教材教具,包括全球熱譯20語言版本的病毒氣膠空氣傳播防疫科普教材「病毒飄之延燒攻略」,以及決策型桌遊「艾兒別哭.為潔淨空氣而戰」。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李秀鳳館長表示,期許能透過教育、展示、體驗等多元活動,成為促進社會對永續發展議題對話和合作的平台,為推動永續環境發展善盡社會責任。李館長表示科工館近期也辦理了「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降雨篇」特展,介紹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是甚麼?臺灣的年降雨量是世界平均雨量的3倍,為什麼會缺水?臺灣未來很有可能要面對:忽有傾盆大雨、忽要儲備用水,淹水又乾旱,怎麼辦呢?這些問題都在展覽中演給你看,歡迎蒞臨博物館參觀。
台灣PM2.5監測與控制產業發展協會戴逸群秘書長表示,許多不同產業都有PM2.5監測、控制及減排的需求。很高興藉由這次研討會讓來自不同產業的協會會員汲取有關空氣品質管制及PM2.5監測及減排之科學新知,並於未來有機會落實到各產業場域具體實施。
陳貴光董事長表示,「糧食優先,綠電加值」是他的核心理念,若沒有綠電,產業會沒有競爭性,然而若都把土地拿來發展綠電,國家會無法運行,所以糧食優於綠電。極端氣候帶來的糧食問題,能透過太陽能將糧食的危急變成轉機。陳董事長看到八八水災對屏東的重創,希望透過農電共生把土地救起來,上面發電、下面種植。陳董事長期許,希望向陽的團隊能讓農民不用看天吃飯,推動友善種植、減少農藥使用,開啟嶄新的精緻新農業,使青農看見未來。「有糧食 才有國家」在地生產、自產自銷,提高糧食自給率,解決糧食食安危機和傳統的農漁困境;「有青農 才有未來」來探討如何利用自動AI數位化提升產業;「有綠電 才有產業」希望以大帶小、穩定產業供應鏈。「我們有權利吃到健康的東西,不是等政府去做,應該自己去做」陳董事長堅持友善土地、永續經營理念,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莊閔傑理事長表示,海洋能是利用海洋的各項條件來發電的方式,包括了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溫差能與鹽差能等,永續、低碳、多變、無盡是海洋能的特性,海洋能量透過機械能,最後再轉變成電能。莊理事長也介紹了國內外實際案例,包括岸際型、離岸海面型、離岸海下型、潮差能等。莊理事長指出,台灣已提出2050淨零轉型,海洋能被歸類在前瞻能源,目前正在發展波浪能、海流能、溫差能等。他強調,海洋能的重要性在於其可做為基載能源使用,幫助減緩全球暖化。
賴瑩瑩署長表示,資源循環署的施政推動架構「資源循環零廢棄」,推動如何把廢棄物引入到循環中。在國際趨勢上,聯合國全球塑膠公約的擬定將具法律約束力。賴署長指出,資源循環署的施政主軸還包括了綠色設計源頭管理(源頭減量、延長使用、資訊揭露、綠色設計、循環採購、回收分類分流)、資源循環再利用(制定資源循環促進法、擴大資源利用最大化、廢棄物最小化、制定資源循環減碳技術計畫)、廢棄物量能平衡及管理等三大主軸。
何春松副教授則透過固體廢棄物循環實例為題,從實務面解析廢棄物的議題。他表示,集塵灰裡面會有戴奧辛,也有氯化物的問題。何副教授指出,Waelz Kiln法是透過回收鋅後的高含鐵量爐渣,作為路盤基材或水泥原料。 新日鐵RHF法是將產出的污泥和細粉回收再利用。高溫熔融還原法ESRF是利用高溫冶金融還原之技術,達到集塵灰的回收。
張順欽司長表示,提升空氣品質面臨到一些問題與挑戰,例如需持續強化中南部及秋冬季的PM2.5管制。張司長指出,比較1994~1998年和2019~2023年氣象站的資料,發現由於破壞臭氧(O3)的氮氧化物(NOx)變少,使我們暴露於較高濃度的O3的時間變長。張司長指出,目前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包含8大面向(行業源、機動車輛、跨部會專案管理、區域開發重點監控、特定氣節強化應變、2050淨零共利減污、經濟誘因推動減量)和37項策略執行重點。此外,地方政府可訂定空氣污染防制計畫,因地制宜延伸強化管制特色。
王家蓁主任表示,全球超過九成人口呼吸著受污染之空氣,改善空氣品質是全球重要的議題。氣膠泛指懸浮在氣體中的微細粒子,氣膠可以用來源來區分性質,為固定的污染源或活動的污染源,而全球都壟罩在懸浮微粒中。王主任指出,學者曾提出地球限度理論,談到九大面向氣候變遷,包含臭氧層損害大氣、氣膠負載等。而我們到底可以如何來幫忙地球呢?目前對於細胞毒性還不完全了解,或許經過了解可以降低因為空氣暴露所導致的死亡及疾病。王主任指出,看似微小的氣膠其實與地球各大體系有緊密的連結,空氣污染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息息相關,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是共生共榮的。
在第三場次「空氣品質與城市治理」問答與討論中,共有五位與談人針對空氣品質改善的現況及面臨的挑戰交互回應。
郭景聖主任秘書回應說明,高雄市一直是當提到空氣污染就一定會出現的城市。高雄在努力的過程中,也發現降的比例很大,但與其他城市相較,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面臨挑戰的狀況下,有許多面向可以加強,包括加強巡查、加強輔導業者在實際製程上加以改善;加強機車的汰換;高雄部分偏鄉地區常有露天燃燒;廢棄物處理的問題,則可以用空拍機加強輔導。現在也在研議高雄市農業廢棄物,希望透過管道再利用,期望可以減少空污排放。
張順欽司長回應說明,南部其實有兩個大的困難點:地形本身比較吃虧、污染排放的負荷也大。在過往努力下,高雄減量比中部明顯,無論是PM2.5還是臭氧,繼續一起加油努力。海上交通對台灣空氣影響還是相當顯著,包括船舶的靠港減速、船舶空污費徵收需要持續來討論。張司長表示,有在思考能不能有一些除了定檢外的措施,希望車主可以定期檢修維修保養,教育宣傳過程中讓民眾有一些覺醒,畢竟車輛排放污染,會影響自己也影響親人。各方面推動都有難度,不同空污來源使用方法會有差異、不同地方也會有不同目標,某一些年份在氣象品質上會影響,所以會逐年檢討,或是分區等來評比數據。
王家蓁主任回應表示,不論是對於PM2.5或臭氧,學界也希望可以貢獻一己之力,持續努力去了解環境因子影響,針對不同來源來做減量。固定污染源在不同產業的製程產生的污染不一樣,我們也在認真研究哪些的污染比較深,可以優先處理。社會大眾如果有更多的認知,也可以一同守護我們的環境。港區的空氣污染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不同的海域環境上,中山氣膠中心也有投入研究的資源在這方面。
蔡春進副會長回應表示,全台灣的空氣品質標準其實可以再設定更嚴格的數據去達標,同時希望企業可以盡量投資,讓效能可以再提高,多投入有創意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並加強輔導。
王敏玲執行長回應表示,政府單位訂了13微克的目標,很多環保團體其實沒有那麼滿意。站在民間團體的角度,希望可以再更嚴謹、更積極的目標,官方在環境部及學者的努力下,已經沒有像過去破百,但不能只期待沒有紅燈,希望有更多的綠燈。這些年政府在石化業法規上有再加嚴,民間也給予肯定。而很多污染可能不只是在產業,也可能在政策面,例如可以思考,台灣到底需不需要那麼多護國神山?台灣到底要發展成什麼樣的島嶼呢?
王敏玲執行長於演講中表示,地球公民協會成立於高雄,定義自己為環境倡議團體。在「環境教育法」第三條有提到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因此環境教育與倡議需要同步。王執行長強調,最重要的是行動,沒有行動就是停留在自己手上的東西,就無法促成事情的發生。他以各種形式推動環境教育來舉例,地公2023年主辦講座三十場,參與各種形式廣播等九十場,關注山林水土、環境污染、能源轉型。也接觸了永續花東等議題,其中很重視花東的礦業改革,地公花了七年的時間終於有些進展,新增環保風險評估與機制。也積極出席環境部、環保局會議為民眾發聲,主張使用友善環境的能源,希望多一片屋頂上的太陽能,農田綠地多一點。
黃禎貞課程督學於現場播放了「RACE TO ZERO綠色生活」,歌詞提及了溫柔的對後代許下承諾、攜手邁向淨零綠色生活。黃課程督學提出為什麼需要環境教育?以及環境教育最終要呈現什麼?她認為,生態素養意味著著重對生態共同體的認同。
林仁斌學術委員表示,在1987年聯合國第42屆大會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中,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其中提出永續發展的定義:「永續發展是當人類的需求和願望達到基本滿足的同時,也能確保後代子孫擁有發展的機會」。林委員指出,永續發展、開放政府、公民參與就是環保聯盟「為何」及「如何」評量地方政府永續環境施政的重要核心價值。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郭景聖主任秘書表示,很榮幸高雄市能在八次的評量中,有六次優等、兩次良等級,整體來說表現還算可以。政府裡面永續的議題,牽涉很多權責機關,要整合這樣的議題,實在是很不容易。高雄市去年也訂定「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高雄永續發展的組織,後來也納入淨零碳排的推動委員會來討論相關議題,除了官方代表也邀請產官學團體一起來討論,希望從各團體角度來給我們意見,可以有更好的改善方法。
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盧俊中科長表示,環保局從研考角度做出發,持續推動綠能、永續發展相關事務,統整各局處相關八大市政領域標的,來因應永續發展考核事項,慢慢把窗口平台建立起來,串聯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綠能等,也一直希望這個評量能持續精進,包括 (1) 質化施政成果很難用一般數據呈現好與壞;(2) 評量可以間接引導我們作為施政精進的參考;(3) 也希望有教育訓練課程,以增進我們進步的驅動力。
施信民創會會長表示,從倡議到監督各種議題,在研討會中討論了很多,可以把這些意見跟政府陳述,而在評量方面則具體體現了民間的倡議,以及政府如何回應。在民主社會的台灣,絕大多數縣市政府都願意參與永續施政評量,特別是南部縣市沒有缺席過。環境的倡議形成運動之後,才會影響到人民,人民才會影響到政府,進而形成政策,很多夥伴們都是這樣打拼過來。面對台灣進一步的發展,希望可以更加落實環境的理念,讓台灣早日走向希望的願景,打造安全健康舒適永續的美麗台灣。
張木彬理事長表示,高雄市和屏東縣的環境保護評比表現都優等,但從評比過程中要思考如何持續往前精進,並且把既有優勢發揚光大,不好的持續改進,邁向永續環境,提升人民幸福感。
蔡春進副會長表示,現今上市公司都要做永續報告,企業只要有在意就會做好,所以每個人也要每天思考公平正義、男女平權、消弭貧窮等永續議題。
王家蓁主任表示,今天的研討會對談議題非常廣泛,大家要繼續在不同領域盡一份自己的力量、為環境做一份努力。期許未來有更多的努力,讓我們環境可以更好。
- 研討會資訊及議程:https://fb.me/e/4uZ7u9Aek
- 大會電子手冊:https://reurl.cc/VzXnYn
- 大會講者簡報:https://reurl.cc/VzXn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