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會長 劉俊秀(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今年8月28日將是熱鬧的日子,中選會已公告將有四個投公案要投票。其中第17案主文說要重啟核四。本人以一位土木專業者,提供如下看法。
若核四重啟,將面臨了許多的問題。核四是四十年前的設計,現在如要重啟,首先要重新設計,因為四十年前的設計規範已經過時。在這四十年中,不管核子反應爐的規範、系統的規範或是建築的規範,都已經做了重大的改變。
就以本人所熟悉的建築設計規範來說,台灣在經過九二一大地震後,連一般的房屋建築或橋樑建築的規範都已經有重大的改變,更何況核電廠的結構是極端重要的工程。
核電廠是不容有重大事故發生的。因此核電廠的設計,必須考慮各種極端狀況所產生的破壞。在十年前日本福島核電廠海嘯所造成的爐心熔毀的重大事故就必須引以為戒。在台灣的北端及南端,可能會受到海嘯的攻擊,因此核四的設計必須考慮如何防止海嘯的攻擊,及海嘯來襲時,若淹到反應爐,電廠要如何因應。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另外核電廠必須坐落在附近8公里內沒有活動斷層的位置。活動斷層的定義是過去3萬5千年內有錯動過的斷層。對核電廠活動斷層的了解不是只根據中央地調所全國斷層的調查,而是要在廠址附近利用挖掘等方法,對每一可能斷層位置做挖掘及時間的鑑定。很不幸是,在核四廠址附近有眾多可疑斷層,如在1公里處有枋腳斷層,在1.5公里有屈尺斷層,在2公里有貢寮斷層。而且根據地質報告,可能還有龍洞、澳底、蚊子坑等斷層,及近海可能還有幾條斷層。
所以重啟核四等同於重新蓋一新的核電廠。建設一新的核電廠不管花費多少,時間至少也要十幾年甚至二十年。這對台灣的發電量提昇有幫助嗎?
另外,在過去數十年,是石化能源的時代,台灣可說是能源資源匱乏的地方,但目前由於氣候變遷因素,世界的能源來源開始轉為綠能(可再生能源)為主,台灣可變成能源資源豐富的國家。在台灣,台灣海峽的風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地方;更何況台灣地處低緯度,太陽充足是發展太陽能的好地方;此外,還有台灣的地熱資源也非常豐富;再加上地貌山地起伏,是發展小水力能源的好地方。因此二十一世紀台灣的綠能資源是充足的。
當然,有人會說綠能的供電不穩定,但這可以用儲能(如電池、氫能等等)解決。而在儲能技術設備尚未完備的情況下,可以天然氣發電的方式做為過度。不管風機、太陽能板或天然氣發電機組的建設,只須數年的時間,不像核能機組的建設,須要數十年的時間。這對補充電量不足的情形更具有時效性。
由上觀之,重啟核四根本就是假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