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3日)上午十時,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及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等民間團體,在立法院中興大樓101室召開「我們要公廣進駐52新聞頻道!」聯合記者會,表示為了未來能看到更優質的新聞頻道內容,因此發起網路連署活動(連署已結束),並邀集社會等關心各公共議題的民間團體、公民團體、學界,站出來共同呼籲。期能藉由公廣集團整合、製播優質的節目內容,期待台灣能有一個有別於現在52頻道的新聞台。目前我們看到的新聞頻道內容,普遍有綜藝化的評論節目,卻沒有促進公共議題的討論,反而加深社會分化,我們更希望新聞媒體可以扮演監督政府、善盡媒體第四權的責任。

  出席民間團體並共同喊口號呼籲:新聞台應具公共性!支持公廣集團進駐52新聞台;拒絕八卦、記錄器的新聞; 向腥膻色新聞 Say NO ! 台灣52頻道成為新聞典範 公廣加油!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呼籲,NCC的審核標準,應納入考量申請單位過去是否曾獲得具有公共性新聞相關獎項?其新聞專業背景是否掌握媒體社會責任及新聞倫理?是否符合閱聽人獲得真實資訊、公正報導?而不受財團和特定產業資本集團所左右的社會期待。希望給予具公共性的公廣集團一個機會,讓台灣的新聞節目更深化、更尊重各階層閱聽人真實的聲音及權益。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表示,我們在二天內獲得了眾多民間團體,如媒體改造學社、媒體改革陣線、台灣法學會、公民監督國會……等NGO的連署支持,並累積了將近四百多位個人連署名單,象徵知識就是權力及言論自由的力量,期待社會有一個更好的媒體,不要一直都是商業台,也不要特定政治傾向的頻道。希望NCC的考量更為著重更專業的新聞,包括國際新聞報導,讓公廣集團進駐52頻道是符合社會的期待。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吳介祥教授認為,希望如此珍貴的資源空缺時,要結合政府、民間團體、學會、協會的力量,實踐它的公共性、實踐文化平權。台灣在2009年已簽署「人權兩公約」,應該依循「兩公約」的延伸,包括兒童、身心障礙者的權利等。大部分商業頻道都排除「少數人」的需求,呼籲文化部及其他部會的結合,長期扶持支援的社會團體及藝術創作者們,以更有創意、更多元的視角,在公共性的平台上以主動執行文化平權的角度來促成。

  臺灣師範大學楊聰榮教授提到,現行商業台有缺失,至少有三種節目被遺漏:第一種為公益性質的常會被遺漏,現行新聞節目把一言一語當作新聞重點,真正有議題性的深度討論便無法製作出。第二種為國際新聞部分,某些新聞為了節省成本,只能抓網路影片來當重點。要有更多資源挹注才能對國際新聞有更全面的觀點及認識,也能形成新的形象,之後當我要聽台灣的觀點就知道要看公廣。第三種為深度新聞報導,現在的新聞都講求立即性,無法深入調查製作,例如公視的節目「農村的遠見」,花三年的時間拍攝,一年剪輯製作,其他台都做不到。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祕書長許主峰、希望第52頻道要具備公共性,唯有透過公廣集團的進駐才能體現出這一的性質。此次連署在兩天內快速集結366人及各領域民間團體,都是希望能在新聞頻道看到耳目一新的改革,連署活動會繼續下去,也代表有這麼多人支持這件事情!楊聰榮教授也指出,應該考量整體需要有公共性的新聞台來平衡,期待NCC能給予公廣集團機會製作24小時的新聞節目。

  截至下午兩點已加入的連署團體: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勵馨社會福利基金會、台灣兒童少年福利聯盟、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媒體改造學社、媒體改革陣線、米巷無毒農產工作室、澎湖縣探索未來發展協會、台灣北社、台灣法學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看守台灣協會、台灣水企劃整合有限公司及近四百位教授、專家、閱聽大眾等共同連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