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為地球日(今年為地球日49周年),明年是50周年,感於台彎環境的沉淪、對「永續」的漠視,台灣環保聯盟特提出如下倡議,(並將於今日環境NGOs會議代表拜見總統時,向 小英總統當面提出此建議)

✪✪地球日五十週年(2020年4月22日),以「2020 永續地球年」為目標
✪✪第三次(每十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Rio+30),以「Rio+30」為目標

    設立參加以上二目標,積極「提升永續,深耕台灣」,集全國各界的力量、智慧,積極準備參加,呈現、展示我國在環境永續上的表現及成果。

    我國曾於2003年2月23日,行政政院宣示以2003年,做為我國永續發展的行動元年,執行至今,我們的環境永續性究竟在哪一個位置?相較之下,我們的「環境永續性指標,ESI」表現如何?我們期待、建議:以參與以上兩項國際活動為目標、為號召,進行檢討、盤點、提升、動員,集全國各界(包括政府,中央及22縣市,及各種民間團體)的力量、智慧,如何增進我國環境的永續性(例如我國正進行國土計畫、已成立海洋委員會……,但做不好的、做不足的、損壞的、趕不上別人的,也很多很多?)積極準備參加,並呈現、展示我國在環境永續上的表現及成果。

    至於如何進行,則應型塑「永續」的核心價值、建立共識,集合各界力量,以社會動員的、組織目標管理的運作原則,滲透到各政府、產業、社會經營運作的機制中,建立工作內容,全力推動。再值地球日,若政府及社會各界有相同的想法,就趁此機會,一齊來推動吧!

以下提供台灣環保聯盟學委陳炳煌教授對本倡的緣起、構想之文章,供大家參考。

————————————————————————————————————–

 倡議 「2020 永續地球年」:聯結世界,深耕台灣! 


作者 陳炳煌(台灣環保聯盟學委、台灣野鳥協會發起人、前東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教授)

    還記得「里約+20」嗎?這是2017年應邀在台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的會刊發表「在地球村播撒『永續發展的希望種子』一文的開場白,文章結尾建議將地球日50週年的2020年設定為「永續地球年」,來開啟新一波地球村永續發展的系統工程。例如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為主題,在台灣的北中南東和離島舉辦聚會與展示,讓22都縣市都能參與,促成地方與中央,政府與民間的分工合作,匯整並持續改善鷹揚八卦,關渡賞鳥博覽會、墾丁候鳥季、東海岸賞鯨、黑面琵鷺與國寶魚櫻花勾吻鮭的保育等,整理出一年四季自然保育的一系列精彩故事,以深度旅遊的溫馨服務來和世界做朋友。如果非會員國的台灣,能做出比會員國平均值更亮麗的成績,可以讓世界看見台灣。

地球日:近代廣義環境運動的里程碑和分水嶺

地球日訴求的環境運動是工業化、都市化現代文明的必然產物,是人類社會回應環境變遷而進行調適的時代脈動和世界潮流。在1960年代,地球日環保運動的背景元素包括反公害污染、反越戰、自然保存和資源保育等,其中發生於1952年冬天,在倫敦的空污事件和1962年「寂靜的春天」的出版最引人注目。早期地球日是選定在每年3月22日的春分,因當天南北半球日夜等長,具有關心全球,共同協力的意涵。可惜或因曲高和寡,或宣傳不足,未能成為氣候。直到1969年,國會議員尼爾森,哈佛大學研究生海斯等巧妙地聯合各大學校園日益壯闊的反戰運動,終於1970年4月22日成功動員約2000萬各界人士走上街頭倡議環境保護運動。後續的重大影響是聯合國於1972年在瑞典召開人類環境會議,成立聯合國環境署,並於1992,2002,2012召開以經濟、社會、環境永續展為同心圓的「地球高峰會」,如果沒有重大意外發生,「里約+30」的地球高峰會將於2022年舉辦,舉辦城市可望今年年底公布。

地球高峰會:十年磨一劍,人類新故鄉

地球高峰會1992年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辦,發表里約宣言及21世紀議程,初簽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防治沙漠化協定、森林法則等,「里約+10」地球高峰會於2002在南非的約翰尼斯堡舉行,針對水、能源、健康、農業、生物多標性與生態系經營五大議題,研究如何以行動落實永續發展。

「里約+20」於2012年回到巴西舉辦,累積前二次高峰會的經驗,聚焦討論:一、以消滅貧窮為目標的綠色經濟,二、在全球治理、國家治理、地方治理中建構永續發展治理架構。會議在6月22日的冬至(北半球夏至)閉幕時發表大會的共識結論:我們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三次高峰會都有超過100個國家領袖,婦女、兒童與青年、原住民、NGOS、地方政府、勞工陣營、工商界、科學家與工程師、農民陣營等九大群組的領袖與成員共約五萬人與會,是每十年磨一劍的宏觀環保盛會。 每次峰會的會期超過兩星期,總共召開的會議約600-800場。 會議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展覽和表演,事實上等於是以永續發展為主題之世界博覽會。2002年最吸晴的展示是日本TOYOTA公司的油電混合概念車。 2012訪客最多的是BMW友善環境的設計和承諾。NGO最出風頭的是綠色和平的彩虹戰士號,每天排隊參觀的隊伍拉得很長很長。

「金秋地球日」的召喚:YES, TAIWAN CARES

我國自從1971年離開聯合國,就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孤兒。儘管我國與歐美日已充份開發的先進比較,整體國力的發展尚有待臨門一腳,多項基礎建設、農業科技、醫療健保、國際貿易等已具備為地球村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的實力,卻因為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國際參與面臨重重的困難。例如世界衛生組織的年會,連只是以觀察員的身份與會都不可得。聯合國的三次地球高峰會,我國政府與民間都組團參與。誠然相當不容易,也有辛酸和委曲。在大環境沒有改變的情境下,2022年的參與也許困難更多,險阻更大,總還是要想盡辦法,積極籌備爭取參與。

三次參與的政府團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召集,前兩次只有中央部會參加,到了「里約+20」已有新北、台中、台南和高雄三都參與。希望「里約+30」能邀請22都縣市都有行政首長和民代參與。民間團體NGO部份到南非時,超過20個團體,「里約+20」人數銳減,部份原因為路途太遠,籌集旅費較不容易。最遺憾的是三次峰會中,我們的產業界和主要媒體幾乎完全缺席。其實,環境保護也是尖端的新興產業。缺席就是自我設限,斷送可能的商機。由於重要媒體缺席,伎絕對多數的國人與整個地村的脈動隔離,被剝奪知的權利。逝者已矣,「里約+30」還有三年可以準備。若要及早準備,可以積極參與一年一度紀念「地球日」的活動,若能在台灣欒樹開花,大批候鳥到來時,參與誕生於台灣的「金秋地球日」,集思廣益來共襄盛舉,發展成與世界做朋友的系列生態旅遊,更可為「2020永續地球年」熱身。把2020年地球日50週年定為「永續地球年」,英文是The Year for Earth Sustainability,簡寫是YES!可以向地球村發出我們願意為共同的未來善盡一份心意的信號:YES,TAIWAN C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