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志堅
2017/12/26 自由時報15版民意論壇
行政院於12月21日推出「空污防制行動方案」,擴大及於未來移動排放源各種車輛的新政策—約略以「2030年公務車、2035年機車、2040年汽車全面電動化」,也就是不只是環保署,更及於經濟部、交通部的政策相配合,這是很好的作法。但其是否穩妥、可能達成?是否其已經過慎密的政策分析及可行性研究?
圖片來源: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ReNews/20171217/640_b7a14e67496374fe92adbbf584a77fb2.jpg
目前全國的機動車輛,計有機車1370萬輛、汽車790萬輛,其中有約20萬輛柴油車。依今年8月資料,我國車輛總數仍在成長,其成長率為(較去年同期)機車0.56%、小汽車1.4%、整體機動車輛0.87%。照這樣,本年內機車就又增加77萬輛了,環保署對機車要採補助、自願性的汰換,除花費公帑不貲,恐怕是來不及、抵不上其增加。104年調查全國的公共運輸市占率僅 16.0 %,這方面應仍有很大的増進空間。民眾外出皆以「機車」為最主要運具,「機車」占比最高,達47.5%。爰需抑制機車(不管是燃油或電動)的成長,應是必要的的政策(,或謂抑制及局部限行機車政策)。交通部、各縣市政府尤應大力推動因地制宜的公共運輸系統及措施,吸引民眾搭乘,減緩、抑制私人運具成長。也應促使縣市的公車客運運輸系統配合地方需求,使更為多元化、優質化。
車輛污染管制方面,目前,環保署對車輛新車型式,僅做符合性(該等新車型是否符合排放標準)的審查,但車子越使用越劣化、排氣污染強度越大,採在道路上一輛一輛的逐車檢查,要做到普遍的管制、降低排氣,這實在很難有成效。布各處的加油站(約二千多站)、及機車維修站(約上萬家)也是應重視的問題。加油站排放油氣蒸散污染(汽油中含2-3%的苯致癌物),僅倚賴加油站所設的油氣回收系統,但大多已裝設15年以上了,性能已老舊,豈不令人心急(,即使空污費每年花15-20多億元做檢測、查稽)。及應要求新車普遍要裝OBVR設施(車載加油油氣回收系統。在先進國家,此為車輛標準配備)。又遍地的機車維修行所產生社區髒亂、空氣污染及噪音,實在是台灣另一項很大的生活品質劣化的原兇。
又環保署2018年度預算編列了44億元,要補助老舊柴油車裝濾煙器。對於「濾煙器」,其效能是否可靠? 要安裝這麼大量的(數萬具的)濾煙器,也是大問題,其保養維護問題,其效能是否可持久?都待確認解決。
賴院長所要推動的淨潔車輛,難道採「電力驅動」是惟一的選項嗎?我們的電動機車、電動公車(大客車)產業是否成熟或要如何發展(包括電池、充電系統等)?若朝向氫能系統,是否可行?又如在先前一個階段,我們政府也推動過生質能柴油車、LPG計程車(、國外案例有CN汽車(壓縮天然氣汽車)),其使用的可行性如何?是否可為過渡的、短期的替代方案?都是可探討、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