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成炎 (台大資訊系教授 / 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自從2012年底開始,我就在各地演講、台灣可以用地熱發電以及黑潮發電,來達成100%的電力自主。我當時的主張是、應用深層地熱台灣可以發展出20GW的綠色電力。 而黑潮呢、 可以發展出10GW的黑潮洋流發電。因為黑潮及地熱這兩者的容量因素、也就是說設備使用率、都非常高、達到90 percent以上,比核電廠還高。因此、只要有30GW的黑潮及地熱發電、台灣就可以達成電力自主。至於什麼時候達到電力自主呢? 我的估計是大約在2035年。

後來、我成立蘭陽地熱資源公司,全力推動深層地熱發電的工作。 這一年來、我也寫了許多有關深層地熱、或者說有關地熱發電的、即在台灣如何發展地熱的文章,就教於台灣的產學研界。而黑潮發電、我因為知道海事工程的困難度,所以也不敢有太多的批評。 我也知道、在NEP1的陳發林執行長的規劃之下、黑潮發電是很有潛力的。我在2014年、也曾經在陳定南基金會的演講中特別指出, 以宜蘭在地為例,可以在龜山島附近設置黑潮發電的機組。 我也知道、 中山大學陳陽益副校長在萬機公司白俊彥董事長的支持之下,也做了數次黑潮發電機的測試。 但據我所知、可惜這些試驗的黑潮發電機,最後都沉到海裡面去。 白俊彥董事長投入了數千萬元發電機組製造費用、可以說進展不多。

很高興8月28日看到自由時報的頭版上面,整版報導台灣的黑潮發電、有了非常重大的突破,並且創造了三項世界第一的紀錄。 報導說 :  “陳陽益強調,這項計畫全稱為「瓩級黑潮發電先導機組研發與實海域測試平台建置計畫」,成功完成台灣首座在水深九百公尺建置深海繫泊系統與浮式平台,這也是世界第一座深海洋流能測試系統,且所有研發技術與施工都是「台灣製」。

而這個發電機組是50 KW 洋流(黑潮)發電機。 看了覺得 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覺得有些怪怪的。怎麼說呢? 我們來看一下、在2013年NEP2、就是說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的作業計畫中,我們看到、在離岸風力及海洋能的主軸中心裡面有洋流發電這一個事項。而今年2016年是要完成20 KW洋流發電機組開發。與我們在這次從新聞媒體上面、我們看到陳陽益教授以及白董事長已經超越原先規劃的20 KW、完成了50 KW的黑潮發電機組開發。而洋流發電機組開發和他的最終目標,2018年是開發數百KW級黑潮發電 設計的技術。不是說要把机組整個做出來、而是設計技術而已。

而相對的地熱及天然氣水合物主軸中心、列出來的在2016年是建立 1MW先導先地熱發電廠,2017年是完成評估綠島地熱潛能、建立第一個地熱發電場的可能性和規模大小,以及協助綠島成為低碳島的政策目標。2018年沒有地熱發電這方面的、只有天然氣水合物的目標、是寫說要完成開發檢測井、證實開發技術的可行性。

所以由這個表格、我們看到因為在地面上、地熱發電應該是相對簡單的,所以在2016年就要完成建立1MW的先導型深層地熱發電廠。而在黑潮方面、則只有在2016年是20 KW測試機組。 而目前的現實是、現在黑潮發電已經超越原規劃目標、有50 KW的洋流發電機組開發成功。而地熱呢? 到現在 nep2地熱主軸竟然正式出面澄清、說整個地熱主軸、從來就沒有要規劃作1MW的地熱發電廠。相較之下,不禁令人唏噓。

另外一個讓我感觸良深的是,其實我們蘭陽地熱資源公司,在2015年 12月已經製造出100kw級的地熱渦輪發電機組。100%台灣廠商製作,設計是由日本渦輪葉片公司。而這個計劃,我們公司只向能源局申請得到100 萬元的經費補助。
我們在今年 4月25日到5月2日,在能源局所有,工研院管理的清水地熱21号井,做了7天的耐力測試成功。 做完測試以後,在工研院綠能所的要求之下,我們這個渦輪發電機组,被要求立即撤離21號井。我們就開始向宜蘭縣政府借用九號井。我們透過宜蘭大學的合作案,在費了好幾個月後,終於向宜蘭縣政府借到9號井的使用權。但由於這個井是在土石流潛勢區,至今還沒有辦法施工,作一些阻擋土石流的工程。這樣從5月2日到現在9月2日,又過了四個月了。

對我們開發發電機組的公司來講,耐力測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實績測試。我們期望能夠有一個地熱井,讓我們製造的機組可以在上面做6個月,不停機的實績測試。而令人遺憾的是,從去年12月完成這個發電機組的製作,到今天這個機組總共的運轉時間,大約也只有8天而已,如果我們用一天24小時來算的話。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我們四處尋找可以測試這個渦輪發電基組的地方,卻只是四處觸壁。例如說最近向農委會,在六月中就像農委會表達要藉用農委會林務局所擁有的一口水量比較大的地熱來做測試。到現在又過了3個月了,不只井沒借用到, 事情變得非常複雜。因為擁有這口井的單位、突然之間也對這口井有興趣起來。說要向能源局爭取經費,由能源局撥款要工研院來在他們這口井上面建置 「地熱發電示範系統」。 他們說、評估是否可以進行BOT,答案是要再經過三年的基礎資料調查才能決定。

天啊 ! 地熱發電,淺層地熱發電,其實我們機器都做好了,隨時可以掛網發電,却因為相關單位的本位主義,以及相關公務員的保守心態,而使我們至今為止動彈不得。空有很好的機器也無法發揮力量。而國家型能源計畫(NEP2)的地熱主軸呢? 花了國家由nep1到nep2總共5.4億元的研發經費,不只没開發出發電機組,花了兩億元挖了2000多公尺的地熱井,井底只有68度。比一般的挖井公司都還不如。

在 8月28日礦冶協會開了一個地熱發電的討論会。而這些NEP2挖井計畫主持人還在那邊侃侃而談,實在令我搖頭。 其實引言人裡面就有負責挖井的豐宇公司林伯修董事長。林董事長就很清楚的指出,在台灣因為地底下有很多裂隙,並不應該用水裂法。或者說根本不需要去做水裂法的測試。因為,你即使打入再多的水,因為地底的裂縫,你也不可能增加兩井間流通的水量,因為水都從裂隙跑掉了。

民間業者有這麼清楚的認知,工研院的地熱組的組長也指出工研院以前的經驗也是這樣。然而nep2主軸計畫依舊主張在台灣,應該要把兩口井間,即一口生產井一口注入井中間,用水裂法連通起來。天啊!這真是故步自封。

所以,我的主張其實很簡單,就是趕快將這個不切實際,完全沒有成績的 nep2地熱主軸的學術界的經費,改撥到能源局和或中油公司去。 或者,把這些錢撥到諸如說像原民會或農委會這樣的擁有地熱井的機關。趕快讓台灣的地熱產業可以破蛹而出,打破地熱為零這個大鴨蛋,這是我現在最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