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成炎 (台大資訊工程所教授、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在新春假期最後一日、2月14日,年代新聞「數字台灣」節目,主持人謝金河先生邀請經濟學家馬凱教授、及2000年首任政黨輪替後之行政院祕書長魏啟林教授,一起討論520政權交接應注意事項。魏啟林前秘書長提出當年李扁政權交接事項,為國防、外交(包括兩岸)及經濟三項目。而由於主持人與馬魏兩位貴賓都是經濟及管理背景,接下來的討論內容主要聚焦在經濟問題,其主要討論內容簡述如下:
1.由於少子化及中國經濟成長下滑,台灣原有的依賴中國出口導向帶動之經濟發展策略已經不可行,必須修正為以台灣國內投資帶動之經濟型態。
2.能源產業,尤其是再生能源發電及以智慧電網節電是政府投資的重點。
3.政府要努力創造產業發展環境、圖利產業,而非事事怕圖利廠商。
這五年來,台灣進口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佔GDP的比率,在2012年曾高達14%,去年國際油氣能源價格大幅下降、但也有9.3%。換句話說,台灣若能以自主的再生能源取代進口能源,即使取代50%,一來一往,台灣的GDP可以提高近10%。蔡英文總統當選人提及發展綠能,不只為非核,更為產業,就是這個道理。(詳見本人另文: 與新政府討論如何落實再生能源政策)。
我們認為在所有再生能源發電中,最能立竿見影卻也最被忽視的就是地熱發電。目前台灣的地熱發電容量是零。能源局雖然規劃2020年要有100MW,但是如何發展、在什麼地方,至今沒有整體的規劃。尤有甚者,原能源局在2012年規劃2015年要有4MW淺層地熱,也因2012年底宜蘭縣政府清水地熱ROT招商案的徹底失敗,過了三年,不只發電廠尚未興建,甚至連清水地熱開發案環評都沒送件。以目前宜蘭縣政府工商旅遊處在2016年1月25日的清水地熱BOT案招商說明會的資料來推算 : 自公告日起,四個月截標、7至13個月完成得標廠商簽約,環評兩年,取得電廠執照兩年,發電後第一年、即2022年6月達成發電容量0.5MW,2024年6月完成3MW。那麼,如何達成能源局規畫之2020年要有100MW的目標呢?
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案為其他縣市投入開發、或開發宜蘭深層地熱。
先討論其他縣市,新北市府與工研院合作,由能源局提供經費的大屯火山地區四磺仔坪。目前挖到700公尺,水溫已經有120℃可發電,但根據工研院目前的規劃,發電量總規模是10MW,且尚未做環評。也就是說,四磺仔坪若走目前規劃的BOT模式,那最快也只能在2017年開始BOT作業,可望在2023年達成10MW。其他地熱案,只有台電公司在綠島的試驗性計畫。但因綠島總用電僅4MW,且尚未開始環評,因此,到2020年,真正能商轉的淺層地熱電廠,只有台電公司綠島廠的4MW發電容量。
深層地熱電廠部分,自從2012年第一期能源國家型計畫(NEP1),地熱發電變成主軸計畫後,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第二期能源國家型計畫(NEPII)計畫辦公室已經在宜蘭三星紅柴林地區投入五億元的研究探勘及挖井的經費。其中的兩億元是要在已被公告為「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的紅柴林軍營旁挖兩口距離約一百公尺的深井,做加強型地熱系統(EGS)水裂法試驗。然而,目前紅柴林軍營旁一號井挖至1900公尺,並未達到原先預期的130℃以上,井底只有80℃左右,根本不能發電。
聽說原來要挖在軍營旁的第二口井,NEPII地熱主軸計畫辦公室決定移往紅柴林養鴨場附近,因為在該處已挖掘一口550公尺,井底達81℃。我們的疑問是:
(1)為何第二口井還要挖在紅柴林地區。當地既然已經被公告為「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科技部的井挖在當地完全是浪費。因環評不會通過,當地已不可能開發成地熱發電廠。
(2)以目前紅柴林耕莘井(1200公尺、85℃),結元井(1500公尺、90℃),養鴨場(550公尺、81℃)及NEPII軍營井(1900公尺、80℃),四口井的資料來估算,紅柴林地區的地溫梯度是每百公尺4.8℃。那麼即使再在養鴨場旁挖2500公尺的井,井底也只有140℃,發電量能否達1MW?我們認為即使計畫目標降成0.5MW,亦無法達成。因井口只能獲得低於120℃的熱水,以ORC雙循環發電機組在該水溫要達成0.5MW,每小時出水量需要140噸。而且養鴨場是私有地,執意挖在養鴨場旁難免有圖利財團協助炒作溫泉地之嫌疑。
(3)我們不了解每個月與NEPII深鑽團隊開會的宜蘭縣政府環保局,為何沒有提出將第二口深鑽井移到利澤地區的建議。因環保局所在的利澤工業區,是NEPII地熱主軸團隊2015年的調查地區,2015年已經花了八千萬的研究調查經費。而且2015年11月23日,在能源局審查蘭陽地熱資源公司的250MW深層地熱試驗性計畫時,台大宋聖榮教授表示,利澤地區地熱梯度是每百公尺8至10度,比紅柴林地區高出許多。後來,在2015年12月28日的NEPII地熱主軸成果發表會中,宋教授也公開說明此意見。
(4)蘭陽地熱資源公司在利澤工業區的101MW深層地熱電廠開發案,環評範圍包括宜蘭縣政府環保局前一公頃的公有地。而且,在2014年NEPII王天楷教授的地質調查成果報告,環保局前空地地下3000公尺有高熱、且有豐富的地下水。因此,若NEPII地熱主軸的深鑽井移到利澤工業區環保局前空地,且地底下有水有熱可以發電,則在今年底之前台灣就可以有商轉的深層地熱電廠,也達成NEPII原訂的2016年底要有深層地熱示範性電廠運轉的目標。
(5)利澤地區若真的有熱有水,則我們推動的101MW利澤深層地熱電廠也可快速進行,我們的預定時程是2016年1 MW,2017年10 MW,2020年50 MW,2022年101 MW。而依照目前的收購價每度電4.94元計算,一年1 MW可有營業收入3500萬元,100 MW 有35億元。即使是每度電下降成4元,也可以有28億元。以17%營業稅,縣府稅收每年可多四億元。
(6)宜蘭縣政府目前是全台灣負債比第二高的縣市,僅次於苗栗縣。我們估計單單利澤與龍德工業區,就可以開發500MW的深層地熱發電,縣府每年的營業稅可有20億元,那麼目前220億的債務,約十一年就可還清。
要求NEPII將第二口深鑽井移到環保局前空地,對宜蘭縣政府是舉手之勞且有百利而無一害。宜蘭縣府為何不做,而選擇繼續做一個坐擁金山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