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成炎 (台大資訊工程所教授、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 

2016年1月25日,馬英九總統提名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教授為行政院長,副院長則由國發會主委杜紫軍接任,其餘閣員全數留任,張內閣任期到2016年5月19日就是看守內閣。吾人希望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能順利交接,看守內閣也要做事,不能使政府停擺。

2016年1月25日同時還發生兩件與地熱發電相關的「縮水減半」事件。當天早上,第二期能源國家型計畫(NEP2)地熱主軸2016年的啟動會議在台大地質系召開。由於這兩年來執行成果不如預期,原先在2013年底規劃的2016年底要有1MW的深層地熱電廠運轉的目標顯然達不到,台大機械系馬小康教授主持的計劃「地熱發電機相關設備系統整合及開發1 MW地熱發電系統」竟然不見了,但馬教授今年依然拿到數百萬元的計劃經費,只是計劃被迫改名,拿掉「1MW」這個關鍵字。且將計畫目標改成在數年後能達到0.5MW就算成功。其原因是杜紫軍副院長兩年多前擔任NEP2計劃主持人時編的兩億元挖深井的費用,在目前三星紅柴林挖了1500公尺井,溫度沒有預期的高,井底只有65℃,根本無法發電。當然原訂要挖到2500公尺深,但所要使用的ORC雙循環發電系統要有1MW發電容量,即使出水井井口溫度140℃,也要每小時160噸以上的水,就算兩口井各湧出一半的水,一口也要80噸以上的自湧水,目前看來這麼大的出水量顯然是不可能達到的。更何況三星紅柴林地區在2014年12月26日已經被經濟部地調所公告為「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電廠環評已經不可能通過。我們要請教杜紫軍副院長 : 挖深井的兩億元還要繼續花下去嗎?或則應該將第二口井的挖井工作改在NEP2於2015年已經完成探勘調查,且地溫梯度高達每百公尺8℃的利澤地區進行,2016年底1MW地熱發電系統的目標才有機會達到呢?

2015年1月25日下午,宜蘭縣政府舉辦各方期待已久的「清水地熱BOT案招商說明會」,由於招標作業自公告後到廠商得標簽約至少也需半年,環評作業約需一年半到兩年,環評通過後到電廠商轉宜蘭縣政府給兩年兩個月的期限,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淺層的清水地熱電廠才可能正式商轉,發電容量會是多少呢?

宜蘭縣政府原訂第一年1MW三年後3MW,因與2012年夏天的ROT案相比此次少了三口井,宜蘭縣政府在與會廠商的要求下同意第一年降為0.5MW。也就是說2020年時,台灣淺層地熱發電容量為0.5MW,而NEP2花了至少5億元力推的EGS深層地熱極可能是抱鴨蛋,連一度電的發不出來,請問一向督導能源局及能源政策的杜紫軍副院長,地熱發電這種窘境你看得下去嗎?目前菲律賓地熱發電容量為2000MW,台灣為何到2020年還只有1MW呢?


增強型地熱系統(Enhance Geothermal System, EGS)示意圖(圖片: 維基百科)

 

其實台灣地熱發電最大的發展可能性是本人多年來提倡的封閉迴路雙套管取(CEEG)深層地熱系統。其技術核心是挖內徑25公分的深井到5至10公里深,在地底300℃以上的地層取熱不取水,將熱能引到地表發電。由於利澤工業區地溫梯度高達每百公尺6℃(NEP2目前說是8℃)那麼挖五公里就有300℃,而中油公司在1980年底在台灣西部挖了80口5公里以上的深井,可見挖井技術沒有問題。而三年前我成立蘭陽地熱資源公司後,就開始100MW利澤地熱電廠環評的準備工作,且於2015年1月30日向能源局送件轉環保署進入環評審查程序,經過4月10日、7月2日、8月19日的三次專案小組會議,11月23日的「挖深井地質安全」專家會議,以及12月23日的環評大會。12月23日的結論是各方再推薦地質專家,再加開「挖深井地質安全」專家會議後再送環評大會定案。但奇怪的事是,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我們到今天竟然連2015年12月23日的會議記錄都還沒收到。請問地質背景也關心地熱發電的環保署魏國彥署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也請問一下行政院張院長及杜副院長,政府這種行政效率,你們能接受嗎?

 

封閉迴路雙套管地熱收集(CEEG)系統(截圖自《利澤地熱電廠開發案環境影響說明書》)

 


2015年1月全國能源會議後,能源局宣佈台灣地熱發電2025年的目標由66MW提高為100MW,2030年為200MW,如今2020年只規劃成淺層0.5MW加上NEP2深層0.5MW,請問杜副院長2020到2025的99MW要如何達成,更別論民進黨新政府2030年的政策目標是地熱發電600MW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