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曹愛蘭
曹愛蘭老師:這本書是日本NHK針對獨居老人死亡事件展開調查。發現全日本有三萬兩千人孤獨死,日本叫做無緣死,也就是沒有任何社會聯繫的人的死亡。之前在台南市普查,有五千四百名獨居老人沒有能力照顧自己。
日本展開調查,如果老到一定程度,親人與朋友都死亡,或是也都無法出門行動,兒女又不在身旁,住在外面的孩子只有一兩年回來看家長。或者是本來就沒有小孩,或是離婚之後跟以前的小孩失去聯繫。調查之後,發現這個現象一年比一年多,少子化、不結婚、離婚都更多。
因此日本開始有NPO組成「絆之會」,協助孤獨老人,變成替代的親人,會主動提供活動資訊還有關心。有四大功能:
一、提供生活資源:主動提供關心,活動訊息。
二、醫療照護:去醫療機構的監護人
三、處理後事:會幫當事人處理後事與遺屬,有法律事務所支援。三方合約,
四、當事人把預算與形式給事務所,絆之會會來協助。
目前是用會員制,無人可協助,或是自己不想麻煩別人的人,簽好服務項目,看要服務的規格計費,把錢給律師事務所,一個月五百日圓的月費。對外募款:如果真的沒錢的老人,絆之會會對外協助募款。
曹愛蘭老師:台南有五千四百人,很多縣市還沒有詳細調查。甚至也沒有定義,很多是靠里長回報。台灣其實搞不清楚獨居老人在哪裡。兩個很老、卻沒有能力互相照顧的人,算不算獨居老人?兒女一個月回來一次,算不算獨居老人?其實都沒有搞清楚。現在台灣的問題是很多人沒有達到失能標準,又沒有親人照顧,
廖彬良:為什麼國家不降低標準失能的標準?
曹愛蘭老師:現在照顧失能老人的預算大概一百億,柯文哲把重陽節的敬老金有排富條款是對的,這個在其他的地方政府是不敢做的。很多地方政府為了選舉都加碼,反而無法給有需要的人。現在很多共餐服務,很多無行動能力的老人都不能去。社區能參與共餐的老人人數跟社區的全部老人人數比起來,比例很少。
曹愛蘭老師:在台南市的時候,成立三百九十個社區的關懷據點,一年花快要六千萬,而且要有多功能的志工參與,至少一個星期要問候難以出門的老人、外配、問題家庭的小孩,台南市算是密度最高。關懷據點有在運作的話,就會有些家屬或是企業就會贊助。
劉俊秀老師:以前選市長的時候,跑過一輪,看到的都不是弱勢。
曹愛蘭老師:需要照護的都無法出門,像台北有個樂齡學堂,參加的都是軍公教退休人員參加。某個樂齡學堂,我要去報名,他們還不答應,原來裡面的人都是老師跟官員退休,他們霸著裡面豪華的設備,要進去要裡面的人介紹,都會說沒刻了。有兩種人在吃樂齡的資源,一種是裡面的講師,一種是享用裡面資源的軍公教退休。台灣冒領社會福利的狀況很嚴重,每年要做普查。
曹愛蘭老師:本來要在台南推DRT「需求責任運輸」,專門接送社區老人,在德國有。如果當年每個區有一台車,就會很了不起。
吳明全:現在很多獨居的中年人怎麼辦?曾經想過要跟朋友討論,合資蓋個養老院。
曹愛蘭老師:如果是一個人還有工作的時候,就還好,還會有同事可以交流。老人有很多狀況、不好走、重聽、就會很容易跟社會失去聯繫,就會自我放棄、憂鬱症。現在80歲以上,四個人有一個失智,現在少子化,中間可以工作來照顧老人的人越來越少。
曹愛蘭老師:現在有兩個共老方案,一個是要推出符合老人需求的社會住宅,如小套房、公共的交流領域,最好的方式是用合作社的方式,一起經營共用住宅。因為是社員身分進來的,大家的共同性會高一點,會相處得好一點。日本現在遇到的大問題,沒有房東要租房子給老人。政府一定要提供社會住宅給老人,政府提供社會住宅給年輕人很奇怪的,應該是補助租屋津貼,去租那麼多空屋就好了。年輕人的社會住宅,也可由政府統一去承租空屋,再統一出租給年輕人也可以。
曹愛蘭老師:現在推長照法的政見以為增加照護員的薪水就可以了,其實在鄉下照顧老人的人,都是超過六十歲的女性,她們也不可能去當照護員。很多孤獨死的人,很多是為了照顧父母的女人,因為照顧父母而與社會隔絕,父母死後,自己也變成孤獨死的人。應該要有個社區照顧中心,白天讓老人去照護中心,晚上大家下班的時候再相聚,家人是陪伴者,照顧者應該要給專業者做。但是,如果要真的按照勞基法,24小時三班照護,成本會非常的高。
曹愛蘭老師:現在很多機構必須要用外勞,台灣百分之九十的機構是營利,老闆還要賺一手,所以人力、空間、設備都精簡。有一次叫學生去看養老院,還是台北市,學生回來說老了之後要自殺。對於失能的人,除非政府可以編列預算,要不然就是長照保險。但是,現在的狀況是,沒有政黨敢加稅,所以可能只能走長照保險這一條路。現在因為中國的製造業遇到瓶頸,所以都移回東南亞,所以外勞都會回國,長照的成本又會增加很多。建議65歲之後不要看醫生了,該走就走。
廖彬良:很多老人不想去照顧機構
曹愛蘭老師:台灣人要學會了解,家人是陪伴者,不是照顧者,不能把壓力加諸在家人身上。我們現在的健保有30%的經費在維持病人最後幾天的照顧上。台灣應該也可以成立類似日本的絆之會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