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氣候協商逐漸成形,台灣只會聽天由命?
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第19次大會結論聲明稿
第十九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終於在紛紛擾擾、一再延期後,於周六(23日)晚閉幕。從1995年第一次大會至今,希望遏止氣候變遷的協商已經談了快二十年,到底有沒有成果? 除了1998年全球金融風暴外,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屢創新高;極端天氣愈來愈常發生,卻越來越少媒體報導–因為已不再算是新聞!當然,沒有這些年的協商,現況可能更糟。而這次大會雖然沒有突破性發展,協商仍持續蹣跚向前。
1997年京都議定書簽署時的背景:工業先進與開發中國家區分明顯,前者排放量大,毫無疑問地必須首先擔負減量責任。但京都議定書只到2012年,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時,工業國已然提出2020年減量目標,只是減量承諾離IPCC與海島國家聯盟建議有不小的差距。雖然工業國近二十年排放量緩慢下降,但中、印等大開發中國家排放卻突飛猛進,僅中國就占全球CO2增量的六成多!漏掉大型開發中國家的責任,想控制氣候變遷根本是奢想!
所有國家都該減量
2011年,德班會議結論打破傳統兩大陣營的分隔:2015年前發展出一個新的協議,適用所有排放國,並在2020年前生效。雖然中、印仍想試圖保留工業與開發中國家的區分,但面對更貧窮、受災的其他開發中國家,只能退而求其次 — 堅持將原來各國的「承諾」(commitment)軟化為各國應該提(減量)「貢獻」(contribution)。雖然2015年前還可能有多爭執,大排放量的國家都需要減量乃大勢所趨,無法阻擋!
錢!財務援助
工業國家原本同意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億美金,協助開發中國家減少CO2排放,學習如何適應改變的氣候等。美國、歐盟希望援助主要用於溫室氣體減量;但開發中國家則希望氣候適應可以利用這個基金。由於歐美國家國內經濟不景氣,基金的承諾遲遲未能實現,於會議前重創菲律賓的超級颱風海燕,加深開發中國家的疑慮。當然,日本、澳洲與加拿大於會議期中宣告降低減量承諾、廢除碳交易制度等向後倒退的舉動,讓原本缺乏互信的協商雪上加霜。
台灣選擇坐以待斃?
適用所有國家的新協議能否如期產生? 雖然時間有限加上許多歧見,然而人們逐漸意識到氣候惡化可能帶來的慘痛後果,2015年巴黎議定書並非不可能。台灣可有甚麼準備?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無法正式參與協商,但每年三、五十人與會,代表團規模與歐美等大國不相上下;近二十年台灣氣候變遷政策毫無進展:2050年目標是相當於1990年排放量;遠高於國際要求2050年全球排放減至1990年一半;不僅如此,台灣根本沒有思考應該伴隨的減量政策工具。1990年至2009年台灣的CO2排放增加量一直在全球前十名之列,直到最近三、四年因經濟不景氣,加上高比例的海外生產,CO2排放增加情形才開始逐漸和緩。台灣政府卻將此攬為施政績效,沾沾自喜;殊不知公約逐漸成形,我們卻依舊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