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看守德國(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變遷行動聯盟(CAN-Europe)共同進行的全球各國對氣候變遷的表現指標於今日(11月18日)發表;評估對象為占全球總排放90%以上的58個國家;評估重點在現況與趨勢; 指標有三項重點: CO2排放量與改變趨勢(60%),再生能源(10%)與節約能源(10%)現況與發展,以及氣候變遷國際與國內政策(各10%)等三大項。 主要資料來源是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加上全球250位相關學者專家與民間組織代表對該國能源與氣候變遷政策的分析結果。
從開始主辦至今,主辦單位認為沒有國家值得前三名,所以排名順延三位,今年是第六度發佈。 台灣名列第52,名次沒變動,仍是倒數第十名。
今年度前三名為丹麥、英國與葡萄牙; 葡萄牙雖然因為經濟不景氣使得排放量大為減少,但是葡萄牙仍願意持續既有環境友善政策。表現最差三名與過去兩年相同,仍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與哈薩克。 以往的亞洲四小龍,除香港不列入外,南韓(51),台灣(52),及新加坡(53),這些年都在表現最差的一群,但次序略有改變: 新加坡從去年第53名上升到第48名,南韓從第51名降到第53名,台灣名次不變。
因為評估辦法在去年增加再生能源與節約能源部分,算法與前四年略有不同,台灣2009年起名次分別為32,47,47,與50; 但以去年初開始的評估方式重算,台灣過去排名應該是54 (2009),55 (2010),52 (2011),49 (2012),與52 (2013)。
五項主要指標中,CO2排放量部分國際排名沒有改變; 與目標差距此項仍為58國中倒數第三名! (第61為最後一名) 這結果和民間團體常期抱怨相當吻合: 政府只説不作。排放量電變化趨勢因為經濟不景氣,用電量需求減緩,不僅工業部門,所有部門都減緩,所以排名前進。
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比率向下掉,為倒數第六名!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2009年通過至今, 行政部門卻處處置肘,不斷打壓,政策形同虛設,發展停滯,以致於輸給許多後起的國家。
能源效率部分排名略有提昇,但也可能海外生產比重高,在台灣生產減少所用能源減緩。 國際與國內與氣候變遷相關政策,分數下降,尤其是國家氣候變遷政策,不僅毫無進展,缺乏實際國內減量行動,甚至還希望透過境外機構,進行碳排放交易。 國際與國內氣候變遷政策所占比例不高,否則台灣排名將更差。
國際機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召開期間發表這項評比,希望各國民眾瞭解其政府在面對氣候變遷問題的實際表現,期望對執政團隊能造成壓力,改變心態。 一個禮拜前重創菲律賓的強烈颱風海燕,如果掠過台灣,我們是否有準備? 我們是否有盡到減緩氣候變遷的努力,降低強烈颱風發生的可能? 台灣政府過去六七年來,馬團隊不時將「節能減碳」掛在嘴邊; 「全球氣候變遷表現指標」評比結果來看,台灣「節能減碳」不僅毫無作為,更讓台灣在國際潮流中逐漸落後。
延伸閱讀:
Advance notice: The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4 Advance notice: The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3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台灣環境保護連盟 整理